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雅静,一位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三十二载的教育守望者,用岁月书写忠诚,以热爱浇灌希望。她现为学院电子信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身兼电子信息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负责人,是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以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省级优质课程与精品案例库建设的引领者与奠基人,是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所的领航者。
从青涩初登讲台,到如今桃李满园、声名远播,她始终将教学视作一场静水深流的心灵修行。在知识的沃土上深耕,在教研的星河中跋涉,她的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是灯火通明的实验室,还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无论是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还是严谨缜密的学术论文,她都将“立德树人”四个字镌刻于心,融入血脉。党的教育方针,不只是写在文件里的条文,更是她每日躬身践行的信仰。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灯,以高尚的职业操守为尺,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教师最动人的模样——那是春风化雨的温柔,是静水流深的力量,更是照亮无数学子前行之路的不灭星光。
春风化雨润无声 亦师亦友见真情
在王雅静的课堂上,知识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跃动的生命。她常说:“理论若不能落地,便如浮云无根。”面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中抽象的傅里叶变换、“数字信号处理”中复杂的滤波算法,她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以匠心巧思,将艰深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她善用MATLAB仿真、动态动画、真实工程案例等,将知识的“硬核”包裹在生动的“外壳”中。例如,当讲到卷积与相关函数时,她会引入自己主持的颗粒测量科研项目,将信号处理技术如何精准提取颗粒粒径的过程娓娓道来——那一刻,抽象的数学公式仿佛有了呼吸,跃然于实验数据之上,学生眼中闪烁的,是顿悟的光芒。
她的课堂,是思维的竞技场,更是情感的共鸣场。她以学生为中心,常以提问启思,以讨论激辩,让每一堂课都充满张力与活力。她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每一页纸上都留下细致的批注与温暖的鼓励;她治学严谨,却从不居高临下。课后,她常与学生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困惑,为他们指点迷津。她是严师,更是挚友。学生们亲切地唤她“静静老师”——这声呼唤,如春风拂面,是信任,是依赖,更是对她人格魅力最真挚的礼赞。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如细雨润物,悄然滋养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专业建设创一流 课程改革谱新篇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掌舵人,王雅静深知,专业之强,关乎众多学子的未来。2019年,她带领专业披荆斩棘,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功跻身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了完成建设目标,她潜心研究国家标准,逐项对标,补短板、强弱项,从课程体系重构到师资优化,从实践平台升级到质量监控完善等,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2023年,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志着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水平,为学生铺就了通向世界的桥梁。这不仅是专业的荣耀,更是她心血的结晶。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她更是勇立潮头。她主持及参与省级重点教改项目、优质课程、案例库、课程思政示范课、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等10多项,将“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送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MOOC,让优质资源跨越山海,惠及全国学子。她主讲的智慧树精品课程,如清泉流淌,润泽无数求知的心田,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她以课程为笔,以创新为墨,谱写出专业发展的壮丽新篇。
科研创新结硕果 教学相长育英才
课堂之外,实验室是她另一片耕耘的天地。她长期致力于精密光电检测与信号处理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Powder Technology》《Optics Express》《中国激光》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成果斐然。她曾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淄博市“四·一”工程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一等奖,科研之树硕果累累。
然而,她从不将科研束之高阁。她坚信:“科研的终极价值,在于反哺教学,启迪未来。”她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用真实的科研案例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她悉心指导本科生参与课题,带领他们走进实验室,亲手操作仪器,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在她的引领下,学生发表了学院历史上首篇SCI检索论文,开启了本科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新篇章。她带领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工杯建模等科技竞赛,斩获国家级、省级奖励30余项。她所带领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生导学团队,因学术氛围浓厚、育人成果丰硕、导学模式先进,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她以科研之光,照亮了学生创新之路,真正实现了“教”与“研”的双向奔赴。
誉满杏坛显本色 初心不改铸师魂
三十余载春秋,王雅静收获荣誉无数:“教学名师”“大学时期,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20余项称号,如星辰点缀她的教育长空。然而,她从不为荣誉所累,始终谦逊如初。她常说:“真正的奖赏,是学生眼中的光,是他们成长的脚步。”即便荣誉加身,她仍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如初登讲台般虔诚。她关心学生冷暖,为困难学子奔走申请助学金,为迷茫青年指点人生方向。她以母亲般的温情,守护着每一个年轻灵魂的成长。她的办公室,常常亮灯至深夜;她的手机,永远为学生畅通。她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师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生命中的摆渡人。
王雅静,一位以智慧点亮未来的引路人,以勤勉书写教育的诗人。她不仅是教授,更是园丁;不仅是导师,更是灯塔。在学科建设中,她统筹全局,推动青年教师成长,营造出团结奋进的学术生态;在研究生培养中,她倾注心血,从选题到答辩,步步引领,培育出一批批行业精英。3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初心不改。她用爱与智慧,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细作,播撒希望,收获芬芳。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始终在路上——以赤诚为根,以坚守为路,将一生的热忱,绵延至下一个教育春秋。因为她深知: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行;而她,愿做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通往星辰大海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