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人物  >  良师风范  >  正文
【良师风范】张睿:春风化雨琢璞玉 探微求真筑材基
作者 : 卢明锋 丁作伟
来源 : 教务处
发布时间 : 2025-05-09
阅读次数 :

三尺讲台耕岁月,星火微光织锦绣;材料瀚海破层峦,真知灼见拓天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睿,以学者之志深耕科研沃土,以师者之心雕琢育人华章。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省青教赛一等奖、校青教赛一等奖和校教创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坚持以教学“微科研”为主线,践行科教融合、教研互促育人理念,让科研反哺教学之泉汩汩流淌,令教学启迪创新之树郁郁成林。

优化设计:以科学规划提升教学成效

张睿在参加青教赛的过程中,深化每一个环节,使其逐步蜕变成长。在备战青教赛时,如何有效实现课堂内容的组建成为她面临的一大困难。通过系统学习教学方法,明确了“五星教学法”、“BOPPPS教学法”是非常适合《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随后,通过将两种方法有效融合,设计出针对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将工程案例、科研进展有机融合,采用问题链将知识灵活串联,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将这样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实际课堂中运用,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优化升级设计内容,真正实现对课堂效果的把控。

激活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学范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创新开放的态度对于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教学节段设计中,张睿将教学“微科研”的理念融入到每个细节中,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有来龙去脉,每项技术都能落实应用,并且融入最新科学前沿、创新成果,让学生能够“学有所依,学有所用”。随着一轮一轮的打磨,对内容推翻重筑、整合重构、精简优化,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理论知识扎根在实际应用中,让陈旧知识更新为最新研究成果。为此,她查阅相关教科书近50本,阅读文献数百篇。与此同时,她结合学科特色,对于科研创新也同样重视。她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科研的创新延长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也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她鼓励同学们积极进入实验室,将知识运用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其创新热情。

聚力整合:构建多维教学支持体系

“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对教育生态的重构。”针对传统教材离散化与教学高阶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团队创新实施多维教学资源融合。例如,针对青教赛,从教材中寻找16个优质教学节段都很困难,因为仅仅利用课本中的知识,无法很好地满足“两性一度”要求。因此,对于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梳理是教学比赛中的核心。通过案例优化、知识深化、多学科串联、应用拓展延伸,多层次地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丰富的资源库,将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图谱,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合理利用AI赋能,将前沿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多维度的思政融入,更是让课程整体内涵提升,丰富学生的内在思想,使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前沿追踪有精度、文化传承有厚度、产教融合有深度”的立体化升级。

仪态风范:彰显新时代师者专业魅力

“教师的魅力始于言传身教,成于知行合一。”张睿将教学仪态看作教育美学实践,从互动艺术、技术驾驭、情感共鸣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例如,决赛备战过程中,为了优化课堂互动,她反复试讲近百次,熟练内容,打磨节奏,精化教姿教态。时而像急于证明真理的辩论者,以激昂语调和缜密逻辑点燃知识火炬;时而又化身掌控全局的节目主持人,用精准提问织就思维之网;时而成为静待回音的苏格拉底式智者,在留白处孕育思想萌芽;时而又幻化为执卷引路的丹青客,以板书为画卷勾勒知识脉络。动静相生的节奏中,三尺讲台化为精密交响的舞台。从教学环节的衔接到听者思维的调度,从手势的舒展弧度到站姿的挺拔角度,她都在反复雕琢中渐入佳境。

决赛当天,她对陶瓷烧结原理部分进行教学结构重塑,如同调控陶瓷素坯中的晶相结构演变,将生硬的理论体系逐一破解——以生动的晶界扩散激活评委的认知,再通过纳米尺度的微观模拟使复杂概念更加形象;通过丰富的动画展示、生动的比喻、条理明晰的讲解,展示了其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当看到评委不时点头互动,此刻她领悟到,教学竞赛就跟陶瓷烧结一样,不在于烧成制品的表面釉色,而在于内在结构的构建。

润物无声: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教学比赛结束,张睿的课程建设仍在一砖一瓦地构建,教学设计仍在一点一滴地优化,教学创新仍在一破一立地革新。作为教师,永远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她将竞赛中淬炼的教学智慧转化为日常课堂的涓涓细流,将学生课堂的微表情作为课堂效果的反馈,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为知识构建的关键指标,不断融入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将一项项科研进展转化为教学案例,将一个个概念和理论串联成浩瀚的知识星空。真正的教育是长时间的沉淀和发展,就像材料中组分结构的千锤百炼才能实现性能的提升,那些被思维火种重构的认知结构,终将在岁月包浆中显现出通透质感。

“教学竞赛不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历经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淬炼,张睿对“以赛为镜,照见教育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从初执教鞭时“教案如素绢”的稚嫩,到问鼎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的蜕变,以赛程促进课程设计迭代,借专家反馈重构教学策略,集团队智慧重铸跨学科教学范式,凭技术赋能打造动态课堂体验,在以赛促教中,张睿实现了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她的教学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每个年轻心灵中播下生长的种子,在未来的认知熔炉里炼制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材料,则是她终身探究的课题。今后,她将以知行合一的躬身实践,让知识的薪火在传承中继续迸发创新的光芒。


编辑:范卫波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