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人物  >  良师风范  >  正文
【良师风范】王延遐:力学笃行 孜孜不倦
作者 : 卢明锋 丁作伟
来源 : 教务处
发布时间 : 2023-12-18
阅读次数 :

王延遐,学校“力学教学团队”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力学”,作为第一主编出版的教材《工程力学》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山东省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三等奖、“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各1次;荣获学校教学质量奖15次、教学优秀奖7次,教学成果一等奖6次、二等奖1次,优秀教材一等奖1次。荣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名师、最美教师、奥琦玮优秀教师、淄博市选树教师等荣誉称号。

以生为本,真情铺就从教路

“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王延遐说。她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以德垂范,寓教于乐。始终秉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关爱学生,潜心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循循善诱,启迪学生思维,将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听她课的学生从“70后”到“00后”,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她曾获校级教学质量奖15次,教学优秀奖7次。

被推免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的车辆1905班学生王森说,“王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我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教会我解题的方法,提升了我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使我得以在大学期间获得诸多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奖项。”

“王老师在讲到一些知识点时会列举一些工程案例,让我们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要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她的课逻辑性、吸引力强,跟着她的节奏听课,知识不再枯燥。”能动1303班学生尹强说。

亦师亦友,思政育人有情怀

王延遐喜欢课堂,喜欢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喜欢学生的连环追问。《工程力学》课程中,她融入鸟巢、大飞机C919、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实例;《理论力学》课程中,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工程案例介绍;讲授构件的强度知识点时,引入“工程师铁戒”的故事,通过工程事故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她讲授的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答案是——具有思政元素的专业基础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工程责任意识和严谨的作风。”王延遐说,“把思政元素和新形势下教学方式方法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相对于知识的讲授,她更注重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学生,既要像对待孩子一样,也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她说,“十八九岁的年纪,他们渴望长大,希望把他们当成年人,所以不能把他们完全当成孩子,但他们在有些方面,的确很不成熟,渴望得到关注。”

王延遐始终坚持用心教书、用爱育人,当有情怀的教师,做有温度的教育。能动2002级学生刘栋曾跟随她一起做课题。刘栋在处理关键数据时,出现了连环错误,王延遐既生气又着急,头上冒出了汗珠。刘栋立刻向她认错,并让她回家休息。凌晨2点王延遐收到了刘栋的短信:王老师,这几个关键数据我已经反复测算并且修改好了,请老师放心。这件事让王延遐触动很大,也很欣慰,她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她一直以来期望的责任和担当。

潜心从教,与时俱进抓教改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王延遐和她的团队开展了教学研究,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不会应用”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革新教学内容,体现课程高阶性。根据“学习产出”模型,优化教学内容,根据知识体系凝练出一条教学主线,将授课内容按照布鲁姆教育分类学划分为近百个逻辑相关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再分类,明确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与易混淆点,制定出各知识点的任务书、学习指导、核心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模式等;在相关知识点中,引入周培源力学竞赛的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程的深度;引入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向学生介绍研究前沿,提高课程的高度;引入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高课程的广度。

改进教学模式,强化课程创新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产出”,强调“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与学模式。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小组探究学习、传统课堂教学、实验课、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体现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把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可以让我们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拉近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全面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农机1801班学生王亚男这样评价,“对分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答疑和老师答疑这三个过程,对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和课后作业通过先笼统后细致的方式进行查缺补漏,提高了学习效果。”

优化考核方式,增强课程挑战度。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考核目标,将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相融合,强化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督促学生做好学习过程的每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大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比重,增强课程的挑战度,引领学生运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次次的探索实践,真正实现了时时刻刻“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用起来”。

携手同行,师道传承建团队

作为国家一流课程、省精品课程“工程力学”负责人,力学教学团队、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团队负责人,多年来,她一直坚守教学一线,致力于教学教研改革,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她和团队开展了基于“两性一度”的教学改革。她说:“团队建设很重要,这是团队的力量,我只是团队中小小的一员,我只是利用我的学识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师道传承、引领成长,不忘初心、携手同行”是力学团队的真实写照,“传、帮、带”是力学教学部团队的传统。王延遐传承了力学老一辈教师“力学笃行、孜孜不倦”的精神,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代祥俊曾是王延遐的学生,后来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分在了力学教研室。王延遐担任他的青年指导教师,从如何批改作业、阅卷评分、设计一堂课、写教案、制作PPT课件,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到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全过程培养指导。如今,代祥俊已成为力学教学部主任,曾获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科研成绩更是突出,2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青年教师王玥在王延遐的精心指导下,荣获2023年山东省青教赛一等奖。“传帮带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次成长和提高。”王延遐说。

编辑:范卫波   编审:王伟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