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教授毕玉遂做客央视《对话》栏目,让全国观众再一次把视线聚焦山东理工大学。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寻道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先后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凤凰网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点赞。
七月流火,热情可期,2019年7月中旬,吕传毅书记和毕玉遂教授一起,踏上了赴约央视《对话》节目之路。
盛夏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7月15日,这座全世界第二大的办公楼向来自山理工的优秀代表敞开怀抱。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吕传毅书记和化学化工学院毕玉遂教授走进《对话》演播室,分享5.2亿专利转让的前缘后续,让山理工再一次走进全国亿万观众的视线。
一期酣畅淋漓的《对话》,不仅展示了科研人开拓奋斗的异彩,还管中窥豹、呈现出山理工深化改革的硕果——对与山理工合作的企业家来说,也深刻感受到山理工“研发先人一步,服务精准高效”的魅力。
从科研体制改革、院为实体改革,到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山理工影响力越来越广。
在高速奔驰的和谐号上,吕传毅书记和淄博电视台《小语访谈》的主持人,就围绕这次进京访谈,以及山理工近年来可喜的发展,首先展开了途中的对话。
主持人:我们听到了一个关键词,就是“精准服务”……
吕书记:山东理工大学这个学校有温度,围绕着科研人员提供精准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主持人:学校这两年还特别注重培养现有的人才……
吕书记:这是“儿子”和“女婿”的关系问题。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当人才强校战略成为吕传毅和山理工人的共识,他们积极通过实施多项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用磁场效应吸引人才加速聚集到山理工,在这里充分施展本领,尽情干事创业。
千秋大计,人才为基,当海内外知名学者来到山理工、当毕玉遂等本土教授脱颖而出,更激励了山理工人坚持“人才优先”战略,为大学内涵发展不断摸索改革路径。
主持人:所有的改革都是因人而起,同时最后都是作用到人身上。
吕书记:山东理工大学始终是围绕着“五有”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持人:网上有一张很火的照片,去年毕业季的时候,一位我们学校的学生跪别母校。
吕书记:他想拥抱一下学校,但是学校太大他又没法拥抱,所以就跪下了。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专门人才,在坚持“人才优先”战略的同时,山理工近年来一直践行培养“五有”人才的目标。用态度影响学生,用温度感染学生,用深度引导学生。培育出一批批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持人:在南极迎风飘扬的不仅仅是我们理工大的校旗,更多的是理工大的一种精神……
吕书记:我们的校友遍布在世界各地,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主持人:支撑着所有的改革战略背后的核心理念,您觉得是什么?
吕书记:紧盯一个目标,打造两支队伍,落实三个着力,强化三项保障。
一方丰饶的水土,必将孕育满园的芬芳,在锐意进取、重视内涵发展的山理工,还先后涌现出让团中央、人民网点赞的思政课老师岳松、耄耋之年捐出5万元特殊党费的张元成、柳玉珍等“网红”老师,他们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却同样体现了山理工人爱岗、爱党、爱国的闪光风采。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经历了山理工的浸润和培养,众多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无论身在天涯海角、身处哪个岗位,依旧心念母校,用各自的方式助力母校内涵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担当实干,在先行先试中激流勇进,显现改革红利,在内涵发展中扎实前行,收获喜人成绩;山理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东教育发布 2019-8-14
https://mp.weixin.qq.com/s/jfmhOZmLAegWP9Xs5gEu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