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种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发展赋予文学表达新的形式,传统文学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创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传统乡土题材小说就在这种新环境下开始了创造性的转变,在传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融入网络创作“青春与都市文学”的新质,抒发人们的田园情怀与还乡愿望,并勇担使命紧跟时代步伐,让创作照进现实,形成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在网络小说类别中,“种田文”呈现出规模化增长态势
如果说网络乡土小说形成了新的调性,那么其发端非“种田文”莫属。“种田文”是受策略类网络游戏模式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小说类型,一般与穿越、重生、空间、系统等“金手指”相结合。其创作类型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类多偏向于基建类游戏,主角依托自己的根据地不断壮大势力,逐步拓宽地盘;另一种更多讲述家长里短的故事,多发生在古代封建社会、近现代不发达时期或现代农村社会中,主角以一个小家庭或村庄为基地展开故事,更注重细节及人物心理描写。既然“种田”,就有丰收。“种田文”的精髓在于循序渐进的养成与获得,即“成长—回报”模式的行文结构;读者需要从无到有的切实感和成就感,即系统化收获“正向反馈”。这类作品的主角拥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与晋升阶梯。在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碰撞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提出解决方案,是“种田文”剧情叙述的核心推动力。
“种田文”的规模不容小觑,根据多个文学网站的检索数据来看,仅“种田文”类别下的小说数量就有百万余本,产量和受众巨大。无论是讲述主角拥有可升级系统的系统流“种田文”,还是主角获得能够生长食物空间的空间流“种田文”,抑或是主角在多个位面来回穿梭的位面流“种田文”,都拥有一个共同元素,即“金手指”的存在。“种田文”在叙事环节上虚实结合,乡土故事与玄幻情节相嵌合,如同游戏外挂一般的“金手指”降低了主角的生存难度,大大提高了主角的生存期待和生活质感,从而使得将自身代入其中的读者们有了更多对未来想象的留白空间,打造了网络乡土小说独特的审美情趣。
而在多数“种田文”的叙事中,“乡土”更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错位文学空间,与都市快节奏生活相对,倾向表达田园幻想般的灵魂自洽。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刻意摒弃与脱离传统乡土美学的艰苦与贫瘠感,希冀从乡土的虚幻意象中得到补偿和慰藉,“逃离喧嚣的城市后,最理想的落脚点就是某一处丰饶和富足的田产,在那里过上丰衣足食、快乐无忧的生活”。因此,规模化、体量化的“种田文”,以其对闲适日常的虚拟生存向往和对宏大价值的个人进阶追求,扛起了网络乡土小说的一面审美大旗。
沉溺于桃花源式的臆想使得“种田文”价值空间萎缩
现代性的进程使都市成为年轻人生存的流动空间,城市化的发展让许多年轻人走进钢楼铁城成为游离的“陌生人”。不少都市年轻人的日常被分裂为两个极端:白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夜晚沉迷刺激的娱乐。一些都市的栖居者们,难有余力去思考社会现实问题,渴望身体上的放松与愉悦。因此,充满“金手指”“爽点”和“玩梗”的网络小说成了他们通往舒畅精神世界的通道,而乡土景观则成了“充电”空间。
在这一空间里读者可以体验到都市中缺席的细节生活,暂时缓解奔忙世界中的感性迟钝,疗愈技术世界带来的震惊与紧迫。如《我有一座山》中,主人公于飞因工资低而被妻子瞧不起,两人离婚后于飞回到老家,并从窗台上找到神秘物件,从此有了特殊空间,开启休闲的种田生涯;《农家仙田》讲述的也是主人公从繁华都市回归乡土的故事,技术员李青云因车祸拥有了神秘空间,回乡开始闲适生活,并引发一系列神奇事件……诸如此类的“种田文”比比皆是。从中可以看出当下网络乡土小说从创作到阅读上形成的一种趋势:后消费时代,人们在强化竞争本能的同时,也愈加向往一份悠闲的乡土生活。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想象,始终与追求安逸感的心态分不开。因此,当一种恣意、悠闲的田园空间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舒适的代入,一边与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圆满结局的情感相配,一边又与中国人的种田天赋和基建基因相契,沉溺于此仿佛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这种精神空间从根本上说并非理想的乌托邦,而是一种桃花源式的臆想。“种田文”作为桃花源想象的载体,与表达锐意进取的题材不同,它的阅读价值在于“逃避”,以期用不劳而获的方式来安慰个人现实愿景无法达成的不甘情绪,是虚拟情景中主体性力量瞬间膨胀式的心理满足。这种心态认同,已然成为当下部分都市青年的文化症候与精神困境。“丧”“佛系”“躺平”都是个体对外在环境的自我消解,是对压力的消极态度。虽然“种田文”可以为这种自我妥协与否定提供精神释放的出口,但无限制的隐匿、错位也敲响了警钟。奋斗与勤劳的民族精神不应该被降解,桃花源式的臆想也不应该是都市年轻人的灵魂皈依。直面现实人生、在困境中勇敢前行是网络乡土小说应该传承的文化信仰和责任,当下的火热现实应该成为网络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
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烟火生活在网络文学世界中巧妙融合
近几年,现实主义网络文学作品频繁涌现,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一部分网络乡土小说顺应时代价值取向与文学原型的发展规律,也开始由天马行空的想象回归现实人生。
当前,观照现实层面的乡土小说已经初具规模,有些优质作品也正式出版。粗略统计,网络文学网站中现实类乡土小说已近3万本。其中,有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时代变迁内容展开的,如《青峰村的故事》《春风里》《动荡黄河新农村》等;有追求人生、讲述励志生活的,如《白手当家》《我的乡土青春》;也有乡土正剧、书写乡村故事的,如《乡镇十年》《白镇纪事》《不灭的村庄》等;还有教育类别的,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重建中国乡土景观》等。
面对网络现实主义的兴起,乡土作为网络世界全新的土壤,给网络文学审美经验带来新的变奏。从审美接受的层面看,新媒介的融入打破了传统的文学“静观”,数字化的虚拟现实带来“超真实”的文学体验,故事性的回归开始出现在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场。网络乡土小说带来更多对资源、生态环境、人类未来、理想价值等严肃主题的沉浸式参与,即使仍无法完全摆脱“穿越、重生、商战、言情”等刺激元素的窠臼,但是它们展现出新的创作视野,带来了新的阅读期待。《青峰村的故事》讲述驻村第一书记肖光伟和众多驻村干部带领青峰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春风里》从主角许晨光的视角出发,讲述驻村干部们在关山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日常。《动荡黄河新农村》中大学生周红星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回到东驿村中担任村干事,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的乡土青春》则通过记录兄弟二人在农村老家创业的故事,赞扬年轻人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这些作品不再停留于田园幻想的层面,而是审视历史真实,用强烈的代入感让读者获得亲历时代变革的体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烟火生活在网络文学世界中巧妙融合,晓以大义。
中国人历来饱含深厚的土地情怀。乡村因其静谧、纯真与丰足时常成为逃避俗世喧嚣的隐退之地,然而无论是人造的“田园诗”,还是绿色的“赞歌”,文学的使命终将是照向现实的。虚拟的土地上长不出参天大树,高山与大海不该是“流浪”的家园,而应是青春的奋斗场。回顾过去,乡土文学这棵大树已经深深根植于人类历史的浩瀚时空,它的枝丫也将在网络世界的文学经验中绿荫如盖。网络乡土小说正在迎来拔节生长的发展机遇,展现出新的精神面向。
(光明日报 2022-01-22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79de1a4841334098a7395178370c26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