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媒体  >  正文
典型经验丨山东理工大学:坚持“五抓五强”,全面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作者 :
来源 : 高校思政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 2025-09-24
阅读次数 :

山东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全省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抓队伍强保障、抓机制强运行、抓教育强能力、抓管理强质效、抓示范强引领,全面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坚持抓队伍强保障,着力构建充分有力的队伍力量支撑保障体系

学校以打造素质优、业务精、干劲足的党务工作队伍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有力量、有能力做好高质量党员发展工作。选聘熟悉党的理论、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历的中层干部组建专职组织员队伍,发布《组织员队伍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专职组织员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保障等,为专职组织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指导;设立学院兼职组织员,与党组织书记、专职组织员协同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并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设立三级“灯塔—党建在线”管理员,全过程协同做好发展党员纪实等党建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好培养联系人、任课教师、朋辈群体等队伍力量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切实汇聚党员发展工作的合力;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分类别开展党务工作队伍培训,定期举办涵盖专题报告、业务培训、实践教学、实操演示、交流研讨等内容的高质量培训,多途径提升学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坚持抓机制强运行,着力构建全链条党员发展制度体系

学校以抓好“政治标准”“综合标准”“程序标准”为关键,建立“1+1+X”党员发展工作制度机制,即1项发展党员工作统领性制度、1套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共青团推优、发展对象公开答辩、审查预审、组织员谈话、入党宣誓、预备期满考察评议等系列工作规程。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原则、程序步骤、组织领导和纪律规定,是学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印发《发展党员工作失职失责追究办法》,明确责任追究的原则、范围和对象、情形、组织实施和工作要求,压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分类制定党员发展工作指南,聚焦党员发展工作程序、档案材料、备案材料等,制定工作流程图,编印《党员发展资料汇编和表格模板》,加强对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指导;印发《关于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实施办法》,不断夯实共青团推优入党制度;创新性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公开答辩,以政治素质考察主观问答严把政治标准关,以党的创新理论问答严把理论素养关;建立党员发展关键环节校院两级审核督导机制,开展校院两级党员发展对象资格审查,制定并落实材料预审任务、问题、反馈“三张清单”,开展党员材料互查互审,切实提高党员材料质量;制定《组织员谈话考察工作规程》,规范谈话内容、谈话方式和工作要求,从严把好审批党员前的“三个标准关”;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四环公示”制度,公开校院两级信息反馈渠道,强化党员发展全过程监督;制定《入党宣誓工作规程》,组织新党员代表宣誓,打造学校入党宣誓活动样板;制定《学生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考察评议规程》,明确工作要求、考察评议内容、方法步骤、结果运用,提升预备期考察培养工作质效。

坚持抓教育强能力,着力构建全覆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和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探索构建“1234”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明确1个目标——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作为教育培训的总目标;完善2个体系——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和按需施教的分类培训体系;用好3类资源——专家教育资源、线上教育资源和现场教学资源;强化4项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课程保障和跟踪问效等。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分学期发布党校培训计划安排,严格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学时等具体要求,将党员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整体规划,持续创新“五级”党员教育培训,探索构建“四化联动”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师资聘任管理制度,校内聘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讲师64名,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课程讲师18名,分类开展资源开发和集体备课,逐步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6+4”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积极挖掘、传承、弘扬红色教育资源,全面打造“舞韵铸师魂 丹心育新人”主题党课,以艺术与理论结合的创新形式展示优秀党员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着力打造《榜样的力量——焦裕禄》沉浸式思政剧,以沉浸式叙事、“剧中剧”结构生动展现焦裕禄怀揣赤诚报国之志、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打造学校教育培训好课程、精品党课、优秀支部故事76部,有效融入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党员等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教育培训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专家+骨干”宣讲队伍和“点单式”宣讲服务模式,打造“组织、队伍、方式、平台”四维联动的青年理论宣讲大格局,《中国青年报》专题刊登学校青年理论宣讲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培训功能,全力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园、冯思广烈士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展厅、“一厅两园三室党员文化阵地”四处校内党性教育基地;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融入党员“五级”教育培养,通过搭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等平台载体,积极探索党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教育培养模式。

坚持抓管理强质效,着力构建全过程工作管理评价体系

学校全面建立上下协同的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将构建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写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将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等作为述职评议必答题和书记突破项目的推荐选题集中推动工作突破;对各层级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及追究情形作出制度化规定,从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角度明确二级党委及相关责任人、党支部及相关责任人、培养联系人、党组织考察人、入党介绍人等相关人员责任及追究情形,抓实工作责任落实和监督;指导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入党积极分子动态调整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入党积极分子评议,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质量;明确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负面清单,提升预备党员教育考察质效;将学生党员量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纳入学校党建创新项目重点探索推进,指导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党员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坚持推进党员自评、支部评议、班团评议相融合,不断探索完善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机制,按照“量化体检”“精准会诊”“定期复查”的思路,逐步形成了“123”党员量化考核体系、“7号室友”设岗定责工作机制等品牌特色。

坚持抓示范强引领,着力构建全方位党员作用发挥工作体系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是否充分是检验党员发展质量高低的核心所在。学校印发《关于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对激励党员作用发挥作出制度性安排,坚持“三位一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突出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加强党章学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切实增强党员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聚焦搭建平台载体,通过开展“佩戴党员徽章 争当形象先锋”活动、窗口单位亮明“共产党员岗”、集中区域公示党员信息,亮明党员身份,强化责任意识。深化“当先锋、作表率”实践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健全完善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机制。组建“党员先锋创新攻关团队”,在风电叶片新技术产业研究团队、工程陶瓷研究院等重大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平台等创新设置党支部,推动开展项目攻关、推进联学联建、深化实践育人。建立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动员机制和职责分工;突出做实关心关爱,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基层党建工作评比表彰办法》等,不断健全“惑时有人解、病时有人望、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管”的工作机制和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机制平台。

(高校思政网微信公众号 2025-09-24

https://mp.weixin.qq.com/s/6LOxkK2SufHHPmpbhjUZow


编辑:王伟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