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媒体  >  正文
山东理工大学:聚焦现代农业装备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作者 :
来源 :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 2025-09-10
阅读次数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山东理工大学联合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聚焦现代农业装备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学校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农工融合、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类研究生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项目驱动机制

为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构建“项目+首席专家”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项目课题为驱动,融合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同时,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举办项目库研讨会,企业提课题需求,校内匹配审核,以“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促产学协同。

工学交替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以现代农业装备领域工程问题为牵引,突出学科交叉与工程实践,实施“认知选题—理实结合—实景实战—总结提升”四段式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先通过明确企业需求定选题,再构建理论体系,后以“准员工”身份入企研究,最终凝练成果。在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中,双导师制提供双重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模块化课程全面育人机制

学校联合企业共建课程团队,重构工程硕博士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交叉等素养培养,打造六大课程模块,强化核心课程高阶性与挑战性,夯实培养根基。同时以“三进”方式共建课堂:引企业案例成果进课堂、邀企业专家进课堂、移主干课程进企业现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科研实践平台助力机制

为提升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学校统筹校企资源,通过功能延展、新建扩建等方式,整合扩建省部级研究平台、联培基地等,建成由研究创新平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际合作研究平台、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四类平台构成的科研实践平台体系,助力科研实践,提升培养质量。

山东理工大学省卓越工程师学院遵循“思政筑基、创新赋能、实践强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思路,构建“项目、标准、导师、平台”四维联动培养新模式。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探索工程硕博士培养新路径,助力建设教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9-10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9/10/content_30104136.html

编辑:王伟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