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山东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要求,不断完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全程服务体系、专业培训体系,提升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和高水平管理能力。
一、完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第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把知识产权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纳入二级学院目标考核的关键指标,将转化收益中学校收益的5%纳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基金。二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统筹知识产权从申请、管理到转化的全流程管理,通过领导小组协调议事机制,与人事、财务、审计、法务等部门协同、高效地开展科技创新、保护管理以及知识产权日常运营工作。
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改革评价办法,鼓励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制定《学校考核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科研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强化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建立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价制度,单独设立成果转化型教授和副教授,单独列出评聘条件,建立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型人才发展通道。二是出台文件措施,规范知识产权各环节工作。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完善了《专利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暂行管理办法》《职务科技成果披露管理办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细则》《专利收储实施细则》等系列规范文件,以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为目标,统筹规范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保护。
三、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一是深度嵌入科研团队,开展全流程服务。学校将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工作关口前移,组建“科研管理人员+项目实施者+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的专业化服务团队,针对学校科研团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全流程服务,通过技术查新、检索、进行创新态势分析、技术空白点识别,助力申请国家、省部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助进行专利申请书撰写、答复审查意见、专利布局设计,并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技术市场分析,为项目寻找优质合作对象。二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多层次服务。学校与淄博市共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聚焦优势学科,加强对有效专利的价值评价分析,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专利导航。加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积极为区域经济提供科技前沿探测、竞合态势分析、企业技术布局等高质量、公益性靶向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委托开展专利导航、布局、运营等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工作。
四、完善知识产权专业培训体系。
一是加强科研人员培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学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经常性开展技术讲座,对新技术、新成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与保护进行政策宣讲。围绕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采用“学校+学院”培训模式,针对发明人共性问题,开展专项培训,针对发明人专业个性问题,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同时,加大专利申请、检索、分析等相关培训活动,提升学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意识,提高专利申请质量。二是强化专门管理人才培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学校在校内设置“技术经纪人”,对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等相关人员,组织开展科技查新、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等相关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学校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山东省教育厅 2023-06-20
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3/6/20/art_11972_1031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