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教育厅公布“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记者注意到,来自全省大中小学的14位教师入选,其中就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采访报道过的山东理工大学思政课老师岳松。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思政课往往意味着枯燥、刻板,甚至是高高在上。但岳松的思政课却满是惊喜。一组数据印证了大学生的喜爱程度:一堂公开课300张票几分钟被抢光,网络直播挤来5000名学生同步观看,“毕业前蹭他一节课才算完美”频现弹幕许愿墙。
也正因此,岳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作“男神”“网红老师”。但火起来之前,他也不是没遭遇过“职业危机”。
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岳松追求台风沉稳、板书工整,甚至还专门买来一块能读“秒”的电子表。那时的他感觉,如果能卡着下课铃讲完最后一句话,就会很有成就感。但当时班里的现状是,他在台上讲得很开心,学生在台下玩手机也很开心。
如何把学生从那一片小光源前拉回来?
为了“攻克”学生的手机,岳松开始在课堂外下功夫。学生觉得学习太累,他就写《毕业后,像考试这么简单的事不多了》鼓劲儿;学生觉得努力辛苦,他就写《进步的两个维度》让人保持前进脚步;学生觉得校园社交很难掌控节奏,他就写《喝或不喝,不是道选择题》断后;学生觉得单身是种缺陷,他就写《单身不是一种狗》帮着找到现实的幸福体验……
六年来,岳松坚持用段子讲正事传递正能量,编故事教科学解决问题。学生李星奇说,岳老师不仅看上去很“养眼”,语言也非常生动幽默,让大家在“玩”的同时能学到更多知识。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岳松课上“天马行空”般的讲述,也常常会惹来阵阵欢笑。更多时候,学生们会托着下巴思考,记录下岳老师脱口而出的金句。“岳老师讲的《形势与政策》,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也贴近我们的时代潮流。”谈及岳松的思政课,学生杨召文这样说。
受学生欢迎背后,是岳松的“职业病”。
平日里,每看到一个段子、一个热点,他就在想能不能当作一个教学案例。“我教的是形势政策课,更新速度往往很快。平时看到一个生动点的社会新闻,就想着讲给学生。”在岳松看来,如果照着课本讲,学生会感觉太高了够不着,以后可能就不爱听了。因此,课堂上的他偶尔自黑一把,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留住学生的注意力。
2016年,岳松尝试开设了个人公众号,后来还陆续开设了视频号和抖音号。记者注意到,他发布出来的文章,有些是幽默的,有些是校园里的逸闻趣事,有些甚至是自黑的。而恰恰是这些与纯理论没多大关系的“段子”,对他的后期教学起到了很大帮助。
用岳松的话来说,这些内容起到的是“润滑剂”作用,学生感觉你这个老师带点温度,有时甚至会有脆弱的一面,“感觉到了你的烟火气,学生或许就认同你了。”
虽然创作过程艰辛,但社交平台的确为岳松开辟了一个新渠道,留言的群体不单有自己学生,校外学生乃至同龄人也纷纷前来互动。“我觉得这是个不断破圈的过程,圈子越破越大,也是给自己的一份惊喜和动力。”
现实生活中,岳松真正交流和学生交流的场景比较少,反而是在社交平台的沟通更顺畅一点。比如考研季问学习上的问题,失恋了问感情上的问题,也有人问班干部工作与学习怎么平衡的,当然也有一些找工作的问题。
“你说这些问题超纲吗,好像和你的思政课没关系,但我觉得这不就是这门课的价值吗?”在岳松看来,思政课上虽然讲的是理论,但下课后遇到的都是实践场景,在一件事情上遇到问题来问一下讲这门课的老师,他觉得合情合理。
(齐鲁壹点 2022-12-28
https://m.ql1d.com/new/general/20575007?openid=or5Uct0Ju7gRn6hfqblqP2U6Fw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