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媒体  >  正文
〖中央电视台〗名师名校--校党委书记范跃进、副校长杜瑞成谈学分制改革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04-09-19
阅读次数 :

编者按:自我校合并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前几天,我校范书记、杜校长应邀做客央视《名师名校》访谈节目,谈学分制改革更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

  主持人:与名师对话,与名校相约,各位好!这里是《名师名校》特别节目的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包杰,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同样是两位嘉宾,他们究竟是谁呢?让我们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请看!
(看大屏幕)

  主持人:好,接下来让我们掌声请出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两位嘉宾,欢迎!前一阵就是遇到很多大学生,他们在选择专业这方面自己一直拿不定主意,有的人是觉得这事我也不清楚,干脆交给家长解决算了,另外一拨人会觉得说,最好在大学入学之后,对学校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我们再选择专业,但是这样的话题我们可能解答起来不具有权威性,两位专家在眼前,我们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是怎么看的。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

  范书记:好,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应该说其源于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就是按照专业来进行培养,所以现在就是招生这个阶段就是按专业招生,到了学校之后呢,就是按专业来进行培养,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就是按专业培养,按班级管理,整齐划一,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张扬,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我们实行按文理大力招生,学生入校之后,一年级来选院系,二年级来选专业,这种方案的出台,应该说主要是基于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高中生毕业之后,高考一结束就选专业,往往选的不准确,给他们入学之后,要求调整专业带来很多困难,原因主要是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高中阶段的学习非常紧张,他们要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张扬,他们自我认识也不那么深刻,所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这个专业,往往比较困难,第二个问题就是高中阶段,我们的学生对大学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刻,在高中阶段开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文等十几门课程,而大学的专业,按照九八年教育部的目录就有二百七十多种,现在大概超过三百种,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这些专业到底学什么东西,毕业以后能干什么?了解不深刻,所以报专业往往有盲目性,第三个就是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说班主任的影响、家长的影响,有些甚至于家长出现了就像刚才你说的,家长代报志愿,学生只管读书,这种现象应该说很值得人忧虑,就是家长的学问再高,他的爱好也不能代替孩子的爱好,他看好的专业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学校学生入学之后,很多学生要求调整专业。

  主持人:这个比例高吗?

  范书记:这个比例大概,应该能占到入校之后学生的30%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种录取制度,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每个学生可以填报,一个学校可以填报两个志愿,后面填是否服从,往往一个热门专业,就有十几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学生来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录取满之后,那么其他的学生就得服从调剂,那么谁来调剂,就是录取人员来调剂,我们现在叫随计调剂,用微机来调剂,那么不征求学生的意见,那么把学生的命运和以后的专业方向,交给一台微机,那显然是不科学的。

  主持人:随机就会显得有点儿随意了。

  范书记:所以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那么在这种制度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这个改革,主要是立足于学生的成才。

  主持人:是这样,那具体在操作方面,咱们学校又是怎么做的?杜校长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杜校长:这个操作实际上很简单,第一是要有排序的方法,排序的方法是两块的成绩,一个是学习成绩,一个是平时的表现,学习成绩大概占90%,平时表现大概10%,那么文科排一个大队,理科排一个大队,这叫排名。第二要学生自己填报志愿,那么我们学校二十个普通院系,普通院系学生要把这些院系排出一个名次来,这个名次怎么排呢?就像挑房子一样,排好名了以后,第一名来挑,你挑哪个房子,你挑那个院系,学生就把这个排上第一,如果第一名有了,你排哪一个做第二,那么第二个挑哪一个,依次问下去,计算机是这样问的,学生就按照这个问排成一个顺序提交大网上,然后计算机来运行,运行以后结果自然就出来了,出来基本上就是遵照学生的个人意愿。

  主持人:所谓序列优先,谁排在前边,谁的选择空间余力就大一些,那这样事情的进行是在大二之后,是吗?

  杜校长:是这样,我们学校在第一年末选院系,第一年末期末考试考完以后,成绩出来了,都进行共识了,同学们都没有疑义了,这样计算机就算出一个名次来了,这个名次排好以后也有共识,共识完了以后大家都没有疑义,这个名次就排出来了,那么第一年末,院系就产生,选择院系结果就出来了。第二年它不一样,各个院系的专业设置有的跨度很小,那么第二年还能统一教学,有的专业跨度比较大,不能统一教学,所以有的进入第二年以后,一进入第二年就选专业,有的进行一个学期以后选,有的到第二年末再选,各个院系根据自己的情况选。

  主持人:据我所知,像这样的一种学分制的改革,好像在山东省,包括在全国都不太多见,咱们学校是怎么想到要这么样的一种操作方法?

  范书记:过去我们搞过一个调查,学生入校之后,问卷调查,就是你对大学的专业的了解,调查的结果就是60%以上的学生对大学的专业是不了解或基本不了解,真正说了解的占5%左右,了解的这些专业是什么呢?就是和高中课程相联系的专业,比如说数学专业、物理专业、英语专业,这他了解,而其他的专业不了解,所以这种情况下不了解的专业,而报这个专业就不准确,录取的过程当中又不是自己选择,而是录取人员来录取它,如果不改革的话,就是我说创造型人才很难培养,这个改革的本质就是由录取人员的录取变成了学生的自我选择,而且是大学一年之后的选择,所以他对大学的学科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并且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开了一门课,叫做每一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就是这个学科学什么课程,它的以后的职业走向是什么,学生在结合自己的实际他选择的时候就非常理性,这样的话,我们考虑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主持人:那么像我们山东理工大学,以我们学校举例来说,是怎么样在这四年当中打造一个全素质的人才培养计划,到底是如何来进行这方面的一些工作?两位可以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范书记:学生的培养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问题,应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说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东西应该是共性的,是一样的,我们理解要把这个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说他要有比较强的民族责任心、民族自豪感,要热爱祖国,同时我们的学生还要有与人合作的这种精神,学会在社会上和同事共事,和别人合作,形成团队,同时我们考虑,我们在这方面诚信也很重要,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诚信的社会,所以要高素质的学生,首先道德品质也是品格要高尚,第二个方面我们想他应该有比较宽博的知识面,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也是我们搞学分制改革的一个基础考虑,第三个方面还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能力。根据这些的要求,我们提出了要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这样一个目标,结合改革的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个方面的改革那就是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不单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志愿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解决学生的培养问题,过去我们按专业来培养,学生入校之后,四年就确定了,学这个专业,很快就进行了专业学习,过去我们的专业分得又过细,所以造成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走向社会之后,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分配,学什么专业干什么专业,那现在他要面对市场,到了市场之后,如果找不到自己从事的专业的工作,他就很难实现。所以要把这教育进行改革,变成什么呢?后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这样一个平台。现在一年级我们不分专业,主要是打通史教育平台,在美国叫博亚教育,那么到二年级打专业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还不进入专业学习,要把它的基础砸牢。

  主持人:一、二年级都是要夯实基础。

  范书记:比如说它的外语、计算机、数学这些基础课程,另外大量的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提高他自身的素质,扩大他的知识面,到三四年级在进入专业学习,这样的话,就是说把通史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他毕业之后适应面比较宽,创造力比较强,自学的能力比较强,这样有利于学生成才。

  主持人:您说到这儿,我就突然想到了,咱们山东理工的校训是八个字,叫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可能也就贯彻了您刚才所说的这几个方面,应当是这么理解,但是说起来容易,就八个字,真正做到,挺不容易,山东理工为了培养这样具备这八个方面的这种特点的和这种高素质的人才,都做了那些哪些具体的工作?

  杜校长:考虑素质教育这个事,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并不容易,我们山东理作大学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通过学分制改革来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一块,那么学分制改革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刚才谈到的学生一年级选择院系,二年级选专业,这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设计的空间,张扬学生的在这方面的选择的个性,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你像我们采用选科制,学生上什么课程,选哪个老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些事都是由学生自己来选的,过去不分学分制的时候,学年制,就像你们高中的情况就是学年制,下一学期上什么课,上一学期期末的时候要带着一张课程表回家,下学期的课都排好了,你带好课本就行了,学分制不一样,下一学期要上什么课,这个学期末你要自己来选,要选哪些课,上哪个老师,什么时间上什么课等等,要自己选,自己构造一个课程表,山东理工大学的学分制选课表一共有多少个?有2095种课程表,综合完以后,有这么多种,其中的一个就是学生自己要选择的,其他的内容像考试不合格,就不再补考了,要重修,做实验要自己需约实验,那么实验有课程内的验证性实验,也有设计性的实验,甚至有科研性质的实验,那么设计性的实验得有科研性的实验,这个都要学生自己来设计,自己和实验室的老师来沟通,这就是培养能力。另外对于一个主选一个专业以后,还可以复选另外一个专业,那么复选另一个专业呢,学生完全是自主,你选择课程考多少个另外的专业,像我已经拿满学分了,我申请毕业论文,如果毕业论文也合格,那你就是双专业。

  主持人:那我觉得就等于是一举双得,这样一个好的事情,虽然都是四年,但是我们的收获可能是双倍。今天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可能未必有时间、有机会到山东理工大学去走走看看,还好,我们的记者特别到校园里拍摄了一些短片,让我们看看校园的情况。
  (看大屏幕)

  主持人:我们今天在现场也有很多的同学,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什么样的一些问题,希望跟二位来进行沟通?
  学生:山东理工大学不是提倡自主选专业吗?如果就是说出现那种选专业特别不平均的那种现象,学校怎么来调整?
  杜校长:这个办法刚才我讲是个挑房子模型,所谓挑房子模型就是这个房子一旦别人挑了你就不能再挑了,当然一个学院是大家都很热门的学院的时候,大家可能都在第一志愿想到,但是还是由前面的先选,他选满了,后面的就不能再选。计算机在进行的时候,是逐个问的,前面第一名安排多一个院系,再问第二名,按志愿落实到一个院系,等等依次问下去,前面的落实不了,后面不能选。
  学生:就是我觉得您这个改革有点像象征意义打鱼的实际渔业,因为热门专业它的形式照样会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好多学生选它,还有一点我就特别不明白,就是您已经改革两年了,到底成功没有成功?
  范书记:这种改革的实际意义要大于它的形式意义,而不是把它倒过来,因为现在我们的人才的培养应该说在高等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论,就是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当中,一种是专业教育,一种是通史教育,也是在争论,那么我们国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高等教育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去一直强调专业的培养,那么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非常好,知识的更新也非常快,如果我们把学生培养的专业面很窄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年级二年级给学生打好了通史教育的平台,为后面的专业教育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说热门专业要对它进行分析,就是为什么热门?这种热门专业往往是社会的就业趋向造成的热门,而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热。里面有一些非理性的东西,那么一年以后,再来选院系,两年之后选专业,那么学生这种选择往往更理性了,他这种受热的这种导向往往被削弱,同时在选的过程当中,我们开设了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这门课程,就是对每一个学生职业生涯,他应该做一个自我设计,你喜欢干什么,而不是单一的就业趋向,这样他的选择就更加理性,为了弥补这种指导的不足,我们把原来的班主任制度,改称导师制度,每二十名学生配一名导师,这个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选这个课程,来自我设计,学分制和学年制应该说根本的区别在于选课制,所以在选课制这个基础上,学生有个自我设计的过程,这个时候导师要在他的自我设计的过程当中发挥作用,这些因素加起来的话,我想他对学生的成才是实际意义大于它的形式意义。

  主持人:是这样,我觉得到底它的效果怎么样?我们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从实行两年以来,我们同学的反映和老师的反映他们怎么觉得的?

  范书记:现在我们今年是实行这种制度的第三年,已经经历了2002级选学院,和选专业这样一个过程,从同学的反映来看,应该说非常受欢迎,2002年一个高考的学生,考了683分,说我就报你们学校,别的学校不报,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谈清学制,因为我们这个学分制规定,学生在三至六年内,随时可以申请毕业,不一定要四年,修完了规定的学分,你有余力你就随时可以毕业,这个学生现在就是说我为了?我的学习潜力比较大,我来节约这一年的时间我就选这个。

  主持人:他争取三年毕业。

  范书记:三年毕业,现在我们这个学生已经修完了基本的四年的学分,现在正在进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应该说他从目前情况来看,三年毕业应该说不成问题。那么对一些智力上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必须承认有这种智力差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过去的办法是四年毕业的时候,你就拿一个肄业证,或者拿不到学位,现在我们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刚才杜校长介绍了,我们没有补考的问题,这一门课没学好,再学,这个成绩考的不适合不满意,再考,学了以后再考,按你的最高成绩记录。

  主持人:有点类似托福那种考试。

  范书记:三年没有学完,四年没有学完,可以五年,在六年的范围内你随时都可以毕业,所以这样的话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那么对学校来讲,往年可能结业的学生处理大概就是5%到8%,看起来这个比例不大,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这就是100%,所以我们的理念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才。

  杜校长:同学关心成功问题,我想再补充一下,就是我们应该说这个改革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极大的支持和欢迎,这两届学生选院系的事情,第一届学生,2002届学生,选完以后,我当时是教务处处长,没有一个人来找我说,我选的不合适,最后还是有几个同学感觉到我选这个专业不太满意了,但是也感觉到了和他想象的那几个专业的比较相近,也差不多。因为我们有20个学院,60个专业,他选择的余地还是非常大的,学生的爱好是很广泛的,不是说大家都集中在一个专业上,统计情况不是这个样。再一个学生家长非常支持这个事情,学生家长的态度就是主要从学生到理工大学学习,理工大学采取的措施是让他学好,那么家长就支持。

  学生:就是像您刚才的说,考680分的那位学生,他学专业其实用的时间只是一年,像清华、北大这种学校,他学专业得用四年,从时间上来讲,这就相差太大了,那他怎么能证明他自己能学好。

  范书记:这个问题他的专业不是学了一年,而是三年都在学习,因为我刚才讲了,学年制和学分制的本质差别是选课制,那么他在一年级通史教育平台的条件下,他选完通史的学分之后,他提前,因为可以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选课,他就提前进入那个专业学习,那么两年下来,实际上他学了大量的专业的学分,那么在选院系的时候,因为他学分比较高,他有优选权,这样他就很快进入专业学习,实际上这是对学习潜力比较大的学生,实际上不是学了一年,而是他一个选择的权利,三年都在学习。

  杜校长:是这样,我告诉你一下,这个同学他是怎么选的?第一年他选学院以后,第二年他就开始瞄准那个专业,他学习好了,他觉得他自己一定能上这个专业,所以他就瞄准这个专业的课程,在选好学校统一排除之外,他又多学习了一些高年级的高程,这样这个学习进程就压缩了,别人一个学期选八门课,他可能上十门、上十二门,那么他所的东西自然就多了。他不是少学的,他是多学了,时间压缩了,我们的选课制有利于学生自己来调整自己的时间,多学课程。

  主持人:所以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你其实可以多选的,大学它是比较弹性的一个世界,我们先掌声感谢这位敢于置疑的小伙子,谢谢!其他的同学还有什么?这一下子带动了这么多?旁边的那位戴眼镜的女孩。

  学生:就比如说现在高考,都特别特别紧张,就是家庭还有老师、学生,压力特别大,比如说现在有什么氧吧、或者是专门减压的那些,然后好不容易考完高考了,进入大学了,应该稍微放松一下,但是如果改成这种制度的话,会不会觉得压力会更大,然后每天都是背书、背书,然后睡觉说梦话也是读英语单词,简直就是在学习氛围中,虽然学习是很浓,竞争压力很大,但是会不会少了一些大学中原有的生活气息,然后还有一个,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你刚才说他学的多了,就是他三年都在学专业,那么是不是多就杂了,就不是很精了,虽然读的书很多,但是他的专业确不是那么精通,是不是反而会有些乱?

  范书记: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说学习比较紧张,压力比较大,到了大学之后,要松一口气,要活得潇洒一些,这个可以理解的,但是呢,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和学习分不开。如果放松过了头,不去学习了,那么不利于他的成长,但是大学的学习,应该说虽然要考试,但是从考试的课程设置上看,不像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目标非常明显,就是高考,学的知识就是对高考要出的题,大学的课程,我们设置的课程,应该说充满了乐趣,比如说我们在一年级设置了大量的小课程,摄影、照相、交响乐欣赏、中国画欣赏等等,课程的设置,这些小课程,一个课程0.5个学分,八个学时,学起来非常轻松,这种设置应该说本身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选刚才杜校长已经说了,两千多个课程表供大家选择,供给自我设计,这本身应该说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另一个方面就是学习是一个方面,我们大学的社团活动非常活跃,我们现在大概有接近一百个社团,我们主张所有的学生都要进入社团活动,因为实行了学分制之后,班级的就概念淡化了,因为每个人,一个班级,他选的课不一样,没法集体活动,所以我们就加大了社团的活动,同时学校拿出专项资金,资助社团,所以大学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但是呢学生应该是他的主页。

  主持人:刚才那个女生的问题,我也看出来杜校长特别想跟她说两句。

  杜校长:我就说,肯定会有问,果然这位同学代表了大家要问了,这个事是这样,我们的学分制改革应该说比较好的避免了硬实教育,从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把课程分了两类,一类课程就是那些必须掌握好的,叫做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些课程我们都要采取全校统一考试的方式,实行教科分离,严格的组织考试,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另一类课程大约占一半,就是非统一考试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有老师来自主的决定考核的方式,具体怎么考,都是有老师自己决定,甚至有的就是写一篇论文,或者做一个社会调查,也算成绩,那么我们在选择院系的时候记分怎么记呢?全校统一考试课程是考分乘以学分,一门课16学时算一学分,学分多,有的学分5学分,有的学分1学分,有的课程1学分,这样课程全重就不一样了,统一考试是考分乘以学分,记分的时候。非统一考试课程,不管考多少分,不管老师采取什么的考试方式,只要合格,在选择院系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给记60分,不合格就记零分,另外刚才樊书记提到开了很多学生任选的课程,都是教学计划上没有的,但是学校大量的开设这些课程,学生自己选,你每多选一门,每考一个合格,就多加60分,这样就是说我们不是说所有的课程都要采取严格的考试了,考一半,或者不到一半,40%左右另外的那些了解就行的,知道就行,合格就行,所以学生考试压力还是比较小的,同时这些考试课程就是我们一定要他学好,这个学不好,学不精,那就相当于我们打不好这个学科专业的基础,打不好基础以后是学不好专业的,所以这个基础一定要打好,樊书记讲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最关键的事情就是把主干课程学好。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可以抓住重点,刚才那个女生两位还没有涉及到,就是说怎么解决这个精和杂的问题。

  杜校长:精和杂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你们对大学的学习,教学计划不是太了解,每个专业,大约有180学分,大约有60门课程,不大一样的各个专业,总体上是一个概念,这个要提前毕业的学生是按照他自己选定的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的,就是说他的180分之内的课程,他不是学的别的,他要按照这个专业的毕业,必须把这个专业的学分修满,修不满这个专业的学分,他学别的没用,他不能按这个专业比,所以每一个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他不是杂的,是成系统的,相当于他系统学完了一个专业的,按照这个专业毕业,如果他有余力还要学习别的,那就与毕业没多大关系了。

  范书记:刚才这个问题我想补充几句,刚才提了非常尖锐的问题,有些专业应该说就应该一开始就学,把它学精,比如说英语专业、数学专业、物理专业等等这些专业,这个就需要专业程度要求比较严格,那么对这些专业,我们采取一路学的专业,由个人选择,英语、数学、物理这些专业,一路上学,这四年就按这个专业来进行培育,而有些专业必须杂,比如说我们的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在专业目录上是两个专业,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任何的车辆的发明,车辆的生产他必须是联系在一起的,单一的知识往往很难去创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专业,就应该是知识面比较宽,专利结合,另一个方面在大学阶段,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把基础打好,专业教育应该说不要过于强调,那么到研究生阶段,或者到其他的阶段,那个是更专的过程,它的通史教育做好了,那么以后如果继续深造,那么上专业深造,如果就业,它的适应面比较宽,这个还是有利于他的成才。

  主持人:是这样,谢谢这个女生!谢谢!来,其他的问题。

  学生:我想问一下老师,刚才您所提到的,学校提倡的是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学校基本上也提倡是全面发展,然后基础扎得也比较牢了,因为如果因此不牢的话,分数也上不去,也考不到大学里面,你觉得是否还有必要再去比强调扎基础,而且那样会不会影响专家的打分。

  主持人:行,你先请坐,我理解她是说我们在高中都打基础上,为什么让我们再打一遍基础。

  范书记:应该说高中阶段学习的课程是最基本的课程,比如说数学的学习,因为他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数学这种基础知识,差距还是很大的。高中的基础应该说是和大学所要强调的学科基础来讲,差距很大,如果这个基础打不牢,那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科学家。

  主持人:所以单看表面上的概念是一样的,但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我们都叫上学,但是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它是不一样,好,也谢谢你!

  学生: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学生可以选专业、选学科、选课程、选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会不会影响打乱学习的计划,第二个问题就是除了主要的学科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业余的一些小的学科,比如刚才说的那个摄影、书法什么的,会不会学生会重视这个小学科,不重视重要学科,会不会影响学习?

  杜校长:我听清楚了,我回答这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刚才我听到的大学的学习,每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个教学计划,虽然实行学分制,但是学生学习的时候还要按照,这个教学计划是什么呢?就是所学课程的组合,学校哪一个学期开哪些课程还是要在计划上体现出来的,至于说你想提前学还是之后一点学,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但是你一定要按照这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读已规定的课程,和取得规定的学分,如果你是不按照这一个专业学的,那不行,你就不能按照这个专业毕业,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问题就是,你说的小学科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个小课程的问题,有的课程是这个专业规定的主干课程,你必须学,他必须要考试的,全校统一考试,有的课程你选了,考合格也行,考不合格就不要也行,考合格的你就拿到学分了,不考合格的你就拿不到学分,比如说你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想来摄影这个课,与计算机没有关系的,但是你喜欢,你喜欢学了以后也算学分,就在你的总学分之内,但是你不能因为学摄影课影响到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你不能学,这就是你说的影响主学科的问题,实际上是影响主干课程的学习问题,这个不能影响,是在你学习有余力的情况你才要多学,如果说你学习很吃力,你没有精力去选别的,那你还是要先学主干课程,得有个优先次序。

  老师:我作为老师来说,我觉得现在学生最关心的,尤其是高二学生最关心的是他如何能够顺利的进入大学的校门,这是许多同学非常迫切希望能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在座的高中生他们对大学不大了解,所以刚才问了许多关于学分的一些东西,我想向咱们这个大学是进行了改革,但是许多大学它并没有进行改革,就是学生还是报志愿,还是高中就得报志愿,那么请问二位校长,那么作为高中学生,如果报志愿的话,那么您能给出什么指导性的意见?

  范书记:那么为什么国内的高校,现在没有进行这种改革,因为这种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种学年制的模式下走惯了,那么走学分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空间,比如说选课,如果是班级制的话,我一班的学生由一个老师来上课就行了,那么现在学生选,可能这个选了五十个,那个选了四十个,你也得上课,这就多占了很多教师的资源,因为课程超时做大了,学生的选择面宽了,需要的教师数量也要增加,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做实验,过去一个班级统一做实验,现在一个班级,上课的时间不一致,有的早晨上、有的下午上、有的晚上上,实验没法统一做了,怎么办?实验室我们现在叫预约制,十四小时开门,学生预约就可以做实验,这就消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管理,过去一个班级,老师布置作业,考完了以后,发放成绩,都由班长拿走就行了,现在老师考完之后,下面考的学生,哪个学院的都有,哪个年级的都有,成绩怎么统计,老师怎么把它发到网上,各个学院的管理者向老师那里去找自己的学生,所以这种改革应该说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现在呢应该说这个趋势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公认,现在很多学校,像北大、像复旦大学,从今年开始有些从去年开始,采取按学院招生,不像我们做的这么彻底,按大文、大理招生,他们按学院招生,也是给学生一个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很难做到大文、大理的招生,注意是这些条件的制约,而不是这个方向有问题,那么在没有改革的这些院校,这些学生怎么报志愿,我刚才讲了,就说学生的志愿我想第一个如果是我个人的意见,就是说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一定要每个学生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哪里,哪些个课程学习什么样的方向更适合自己成才,我觉得这是个最主要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在高中阶段,最好在报志愿之前,要认真研究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的结构,这个专业开什么课程,毕业之后它的走向是什么,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先做出选择,第三个就是说在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的问题上,我觉得应该选择专业可能更重要,因为它是你一生要从事的一个职业,这三个方面,我想如果给学生比较好的指导,可能有利于学生的自己来理性的选择,但是能不能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还得看那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和报的人数,如果报的很多,可能你的专业要落空,那还得交给微机去调整,所以我们这种改革,就是要最终解决把学生的命运不是交给别人、交给微机,而是交给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好,谢谢您!人生是一段多彩的旅程,今天我们跟两位校长做了倾心的沟通,明天希望在大学的校园当中,看到同学们青春的身影,感谢各位的参与,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责任编辑 :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