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产学研工作会议,表彰在该省产学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山东理工大学喜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 ,并被授予山东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示范基地。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实施全方位开放办学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提出并实施山东理工大学服务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充分整合校内各种资源,面向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技术输出与支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积极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服务区域经济
山东理工大学办学思路和定位明确,努力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格局。近年来,该校把科研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服务地方、贴近行业、实现良性互动、促进内涵发展”的办学特色和“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在全面推进服务山东工作的基础上,该校于2005年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服务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在2006年5月30日举办的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上,与山东省经贸委签订了服务制造业强省建设科教合作协议。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在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上推出了300多项科技成果,与福田雷沃重工、淄博柴油机总公司、时风集团、山东大王集团等25家大企业签订了科技全面合作协议,举办了创新型省份建设发展论坛和节能降耗与社会发展等多个专题报告;先后与淄博市、德州市、滕州市、龙口市等地方政府签订了科技全面合作协议,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年来共签订各类科技合同100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2亿多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建设创新平台
山东理工大学长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校创新平台,积极服务地方建设。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山东理工大学建设了制造业、新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7个科技创新平台,为该省产业发展和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八五”以来,山东理工大学先后承担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以上项目410项,获各类科技奖励687项,2006年以来连续3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该校管理部门积极发挥引导和组织管理作用,制定了有力的科研政策,综合运用奖励、知识产权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产学研结合工作深入开展。
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积极开拓产学研合作渠道,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参加成果发布会,通过联系校友等多种渠道,“走出去,请进来”,积极组织专家教授深入企业,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校先后有100多名教授受聘担任企业科技顾问,15名处级干部担任区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区长、局长),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类研究机构50多个。
山东理工大学不断加强科技网站建设,提升科技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了产学研合作。
帮企业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职责。多年来,山东理工大学积极为该省的企业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智力资源。
山东理工大学积极构建融合区域经济、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培育了一批与当地支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订单式”人才培育。如学校与山东省经贸委联合为该省17个地市100多个企业举办人才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工程硕士和机械制造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淄博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上万人。
山东理工大学通过进行“订单式”人才培育,培养了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先后与中软集团、港湾教育集团、乐成数字通信学院、青岛软件园、上海杰普软件教育集团等多家国内IT企业交流、探讨、合作,形成了“校内教学+ 职业规划培训+IT校外实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当地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