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活跃着这么一群人,每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他们就是校园打工一族。“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已被多数大学生摒弃,大学生打工越来越普遍。他们有的是为了挣钱,有的是为了接触社会锻炼自我,在校内、或在校外干着各种各样的兼职。
校内勤工助学一族
勤工助学岗位是学校为广大学生特别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一些经济来源。勤工助学岗位遍布学校的各个部门,打扫卫生、整理书籍、文件、心理辅导等是主要形式。由于是在校内,所以比较安全,工资也有保障,且不会占用正常的学习时间。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来的,经济条件稍差,工作中,他们踏实认真,尽职尽责;学习上,他们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他们在生活中不得不考虑自己的“钱袋子”,物质上的贫乏并没有阻碍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收获需要付出,他们比常人更敏感、更自尊。宿舍的小刘早年失去父亲,家庭条件不好,从大一他就在校园中从事勤工俭学,每月二百元的生活费仅仅能解决吃饭问题,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打工上,学习上他也未落下,年年拿奖学金。从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没有抱怨、没有消极更多的是坚定、对未来的执着。
校外兼职一族
相比校内,有些学生则喜欢校外兼职。他们认为校外兼职更能锻炼人,收入更高。从事的工作不尽相同,家教是最常见的形式,另外发传单、搞促销、做钟点工等也是比较普遍的。校外兼职风险是比较大的,人身安全、工资都没有保障。但有些人却乐此不疲。学广告的小王就整天在外奔波,刚开始是为社团拉赞助,有了一些经验以后便开始自己谈生意。,收入也十分可观,有时候一笔生意做下来可以赚到几千块,同学们都称“王老板”。经常和社会上的人接触以及社交经验的增加,小王的言谈举止明显比在校生成熟稳重,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打工一族,累并快乐着
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目的很多,期望在打工中成熟,赚取一些生活费是他们最基本的想法。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把打工当成了一种时尚。好像不打工,自己的大学生活就不完整。走进打工一族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很充实,有时候确实很累,在烈日下发传单、搞促销,走街串巷推销产品、冒着严寒做家教......有的同学早出晚归,有的同学节假日不休息,别人休闲旅游时,他们在辛苦地工作。他们比其他同学付出的更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成长、成熟。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打工一族都在充实而快乐的过着属于自己的打工生活。
打工莫忘学习
打工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在课余时间打工无可厚非,如果整天在外打工,把学习抛在脑后,则得不偿失。殊不知“study must come first”。一切要为学习服务,即使是打工,也是为了锻炼自己,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切莫因为打工而耽误了学业。据了解,有些同学不仅在学习上独占鳌头,还在校内外做兼职充实自己的生活。他们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不会因为工作而怠慢了学习,在兼职中,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体会到了社会激烈的竞争,这又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无尽的动力。然而也有个别同学为了打工而逃课。这类同学利用学习的黄金时段去赚取少数金钱,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个学期下来,功课上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要分清主次,不要本末倒置。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两者相互促进,使两者达到和谐。大学是学习的黄金阶段,现在多学习些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后到社会上会更有资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