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都光珍
山东理工大学办学50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深深融入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在服务地方中提升了办学实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过去的五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列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省属院校,跻身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连续4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顺利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实现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坚持服务地方办学思想,融入区域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开放办学、服务社会、互动共进的发展之路。2009年,学校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山东理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内涵发展时期。
在省市刚刚召开的“两会”上,一致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作用,大力增强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有效支撑。在淄博市“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步伐,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保障,突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抓好与山东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联合攻关,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这既是经济社会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使命,建设淄博是山东理工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山东理工大学主动对接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适应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为转方式、调结构作贡献。仅去年,学校就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协议)240项,鉴定科技成果22项,许多成果得到推广,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1月8日,市委在学校召开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深化校地合作事宜,刘慧晏书记、周清利市长为刚刚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揭牌,这不仅是对山东理工大学建设发展的有力鞭策和极大支持,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一项重大举措。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市“两会”精神,紧密对接淄博市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完善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承接一批重大横向攻关课题,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集成研究,加大合作攻关力度,扎实推进重大合作项目实施,为淄博市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面发展做贡献;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为载体,贴近行业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富民强市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大学在服务淄博、建设淄博中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