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网2011年5月25日讯 今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王伟中将在济南军区空军政委刘绍亮、政治部主任冯世平、副省长黄胜等陪同下,检查调研山东理工大学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并出席了山东理工大学2005届毕业生、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冯思广烈士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中共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主持汇报会并致辞,市领导王顶岐、林建宁、韩国祥等出席空军与山东理工大学依托培养工作座谈会;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都光珍做表态发言,校长张新义对学校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做了全面汇报。
2003年5月,山东理工大学与空军签订协议,开始承担国防生培养任务。2006年3月,作为与空军签订依托培养协议的18所高校之一,山东理工大学率先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形成了国防人才模式与地方人才模式相结合、军事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军政训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军事管理相结合的国防人才培养体系,国防生分布专业涉及7个学院的12个专业,建成了国防教育和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近5年来,学校共有800多人被输送到部队,其中有5届国防生593人,涌现出以“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冯思广烈士为典型的众多优秀人才,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检查调研期间,王伟副政委对山东理工大学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说,山东理工大学在建校55周年和国防教育学院成立5周年之际专门为冯思广烈士铜像揭幕意义重大。冯思广是近些年来空军部队涌现出的一名蓝天英雄,是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的一名优秀代表,也是军地共同培育出的时代楷模,围绕弘扬冯思广精神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这对于加强大学全面建设,培养和造就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省、市党委和大学对我们空军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山东省是革命老区,淄博市是“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在基础建设和转业干部的安置等方面给予部队很多政策倾斜,特别对我们空军更是关爱有加。在我们签约的18所高校中,山东理工大学第一个成立了空军教育学院,国防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只有把空军建设深深地植根于国家经济、科技和教育体系当中,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能量,才能够打牢发展的理论、技术、人才和文化基础。军地双方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下一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通过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扩大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共用、优势互补。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军地战略合作将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领域、更深的程度拓展。
黄胜副省长简要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新世纪之初,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依托和利用普通高校优势教育资源,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这是军队干部培养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崭新探索。齐鲁儿女素有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为部队输送优秀军事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近年来,在军地有关方面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国防生教育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今年全省5所高校共计招收学生300余名,十年来已向部队输送了2000名高素质军事人才,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国防毕业生也选择了到军队建功立业,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作为我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防生特别是空军国防生培养工作,根据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培养目标,强化教育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部队的充分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希望省、市有关部门和山东理工大学进一步增强国防后备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和积极因素,不断健全培养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造就更多政治素质高、知识技能好、军事素质强、作风纪律严的新型军事人才,为我国国防建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观看了山东理工大学国防生培养教育展览和国防生军事素质展示,参观了校园和部分实验室。(记者刘刚 通讯员路恩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