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继续做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各项工作:7月,专家组对该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充分肯定了该校的成绩,认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已经具备了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和条件,能够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积极打造优势学科群:学校10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全部通过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终期评估验收后,7月,该校14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9个学科被确定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群正在形成。
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继续做好重大项目申报工作:10月,学校“863”计划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易维明教授主持项目“生物质先进裂解制取生物燃油关键技术”、徐丙垠教授主持项目“智能配电网新型量测、通信、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松教授主持项目“镍氢动力电容电池系统及浅循环快充电动公交应用示范考核”获得成功,资助经费大幅提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也取得新进展:杜瑞成教授主持的课题“轮作区玉米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柏雪源教授主持的课题“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燃油成套化设备研制与千吨级示范”获准立项,一系列高水平课题的申报成功表明我校在相关领域方面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2月,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为53.5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申亮、纪洪芳教授有关突变导致对抗癌药物耐药性机理的研究成果;11月,该杂志又刊载了纪洪芳、申亮完成的另一篇关于论述导致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患儿对维生素D敏感性增加的分子机理的论文,这显示两位年轻教授的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肯定。2011年,该校共发表科技论文1347篇,其中被SCI、EI、SITP检索805篇;社科论文629篇,其中被SCI、EI、ISTP、ISSHP检索190篇,出版著作、教材35部。
2011年,山东理工大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承担2011农业工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泰山学术论坛、201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学术研讨会等重大学术会议,一批高水平学者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同时,学校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年会等大型会议,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