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完成实习支教任务,加强支教学生管理,山东理工大学赴新疆支教队结合支教工作的实际,构筑三大平台,保证支教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一是联络平台。为了加强支教学生的管理,指导组还采取划片管理的方法,将在喀什实习支教的学生分为六个片区,确定组长、副组长,建立了每周一次情况上报制度,每半月召开一次情况汇报会,因为交通不便及安全考虑,采取电话通讯的方式,及时了解支教的动态情况和生活思想情况。二是宣传平台。为了加强对支教的宣传,指导组创办了一个支教内部刊物《爱在天山—支教工作简报》,每半月一期,采取图文的方式,及时报道支教动态,交流支教经验,表彰好人好事,刊登诗歌、散文、摄影作品,采用电子版的方式,建立了2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创办《支教手机报》。用简要的文字,及时报道有关支教新闻和资讯,发往学生手机的QQ信箱,并建立了支教学生的QQ群,飞信等联络平台,使大家及时看到支教的动态和新闻,明确支教任务,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的作用。编写了《支教自律歌》,和学生签订的支教自律承诺书的八要八不要,浓缩成朗朗上口,简洁易记的20句歌词。三是沟通平台。指导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对支教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及时处理有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刚到达支教学校时,指导组就请县(市)教育部门有关同志介绍当地教育现状,听取有关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情况介绍,做到心中有数,并适时向支教学生进行通报。指导组还走出去,深入各支教点,进行调研支教情况,看望支教学生,帮助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还到医院看望慰问住院生病的学生。
据悉,自2004年起,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理工大学每年都会向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中小学派遣高年级实习生组成的支教团,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