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卫视《新闻联播》报道,山东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在广大师生中,深入践行节约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老师刘更生对于厉行节约有着自己的解释,他说节这个字虽然有着节日的含义,不过现在需要谈的是由这个字的本意引申出来的“节约”“节俭”“节省”这层含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各班都要安排新同学来听课,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中节约的内涵。刘更生在课堂上这样告诉学生,节俭的重点就是节制,节制当然包括节约的意思,中医学生必须懂得节这个字的含义。
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引进了学生物业机制,让学生自己为自己服务,并设立节约监督岗,在食堂等易于浪费的场所倡导厉行节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张旭说,在饭菜没有吃完的情况下,监督岗的学生会提倡打包,食堂提供塑料袋,还增加了微波炉,用来热菜,让学生们下次继续食用。
节俭的种子不光在校园生根发芽,触角还延伸到了校办企业。山东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就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把统计学和管理学运用到了酒店管理中。山东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总经理李昌顺说,以中式宴席为例,每个人最低的消耗量是780克,最多的可达到一千克以上,他们结合这个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心每桌宴席、每位的菜品消耗的标准。
学校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酒店节约管理模式,对分餐、自助餐、工作餐、婚宴等消费量都做了具体统计,在菜单上,每个菜都标明了重量,方便顾客适量点餐,以从源头上杜绝浪费。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韩振普表示,通过建设节约型学校,在高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节约文化氛围,培养和输出有节约意识的优秀人才,通过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高校可以向社会提供推广更加节约 节能环保的科技产品、技术、管理方式、方法、促进全社会节约风尚的形成。
《人民网》(20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