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稷下湖北篮球场,全省秋冬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招聘活动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专场暨山东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900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万多个,超过万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其中,淄博市人社局组织了38家“市级就业见习基地(单位)”进驻见习与就业专场进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省人社厅、淄博市人社局设立固定摊位讲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事宜,并发放“三支一扶”、“社区就业计划”等有关政策宣传彩页1000余份。
期待工资多在3000元左右 要价更务实
“如果进你们单位,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工资?”
“转正后一个月能够拿到3000块钱吗?”
……
在昨天上午的招聘会现场,不少大学生在与招聘单位进行交流时,都会首先关注自己的待遇问题。
在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不少学生正在和企业的招聘代表交流。“转正后,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能到多少?每年的加薪幅度有多少?”明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小赵对待遇问题问得十分仔细。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多名大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心目中可以接受的月薪是多少,大部分受访者给出了“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答案,只有少部分冷门专业的大学生的期望月薪要稍低一些。
“我们这也是从现实考虑,如果工作后,单位不提供食宿,那每个月租房、吃饭就得1000多块钱,加上一些其他日常消费,所以我觉得3000块钱一个月要的价并不算高。”一名受访大学生表示,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促使大学生对待遇的期望变得更加务实。
记者注意到,对于大学生所期待的薪酬,多数企业的招聘代表表示,这个标准比较务实。“前两年,我也来参加过这样的大学生招聘会,一些学生上来就问一个月能不能给到5000元,问得我们都有些发蒙。”来自潍坊一家企业的招聘代表表示。
记者注意到,现场来招聘的企业开出的待遇基本上能够满足这些大学生的“要价”。“本科大学生来我们企业工作,转正之后的月薪至少在3000元,而且我们还有正常的增长机制。”英科环保的招聘代表表示。
找工作 还是首选政府部门和大企业
招聘会上,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的年轻面孔。不过,这些还没正式踏上社会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自己找工作的定位较为模糊。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一些规模较大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往往聚集了大量学生,而一些中小企业的摊位前,却是少人问津。
“找工作还是期望进政府部门和大企业。”当天专门从江西赶回家乡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小宋说,“总感觉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不是很好,保障差些。我是想找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这样将来比较有保障。大企业的管理也比较正规,更能体现自身价值。”
小宋的想法在大学生中并不鲜见。在面对不多的就业选择时,他们首先排除掉的几乎都是中小企业。
“我应聘了很多单位,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一家私营小企业答应要我,但是需要先做一年的服务人员,我个人觉得这样的锻炼方式也很好,但是家里强烈反对。”虽然去年就毕业了,但目前仍在苦苦寻找工作岗位的小陈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稳定”、“没发展”、“薪水低”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选择中小企业的主要理由。在接受采访的许多大学生看来,即使有去中小企业的心,“身段”放不下来总会让他们打退堂鼓。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企业都要求大学生从一线岗位开始做起。“我们要培养技术人员,肯定要求他们熟悉一线的流程,但是很多人一听说要干车间,就马上问我需要干多久,什么时候能换到技术岗位,明显表示不认可从基层岗位干起。”博山一家机械企业的招聘代表告诉记者。
问福利待遇很“全面” 不想放弃专业
除了看重企业的规模之外,很多大学生更关注企业的福利待遇。淄博高新区一家企业的招聘代表告诉记者,他接触的十几名应聘学生,问的问题大部分是关于工资待遇、休假、年终奖金、社保等问题,而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对于员工的发展规划却很少主动去问及。“其中有一名大学生第一句就问‘你们的工作是不是双休?有没有带薪年假?’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
针对这类情况,不少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社保等待遇进行了调整。随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时强调的是工作上有稳定的保障,企业也就顺势而为。一些企业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给员工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企业把社保、公积金、带薪休假等待遇单独列出,以此招揽求职者。
不过,在与企业交流时,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却忽略了这一问题。“很少有学生在交流时问我们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将来在企业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他们更关心的是眼前。”来自青岛一家企业的招聘代表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发现,绝大多数应聘者都是冲着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岗位而去。一些营销类的岗位,尽管给出了不菲的待遇,仍然乏人问津。
“我不愿意一毕业就放弃自己的专业,毕竟学了这么多年,一旦放弃了就很难再拾起来,专业也是我最大的优势。”一位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表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机械、化工等类的专业在找工作时要相对容易一些,这些专业的人才企业缺口较大,招聘人数多,而这也是山东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比较受企业的认可。
大二学生逛招聘会 希望有针对性学习
招聘会上,蜂拥而至的并不仅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有一些大三甚至大二的学生前来赶场。
在招聘会的现场,记者见到今年还在上大二的学生小李。尽管距离毕业还有2年多的时间,但是她也来到了现场,提前感受气氛。
“其实主要还是想提前了解一下,现在企业招聘更注重哪方面的能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小李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原本矿学专业的她又修了会计学专业。
“其实,一些单位还是比较关注那些素质比较突出的低年级学生的,部分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沟通,建立良好关系,以后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全面的招聘信息,甚至在毕业后直接被该单位录用也是有可能的。”淄博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分析称。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有些同学过早地参加招聘会,也容易因为意识到就业形势严峻而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把就业压力看得比学业还重,天天想着“就业难”、找工作等问题,反而会影响学业。对此,他建议,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根据社会需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竞争。
(鲁中晨报 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