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教学科研  >  正文
实验室建设系列报道之二——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建设纪实
作者 : 莫文  
来源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 2005-11-26
阅读次数 :
  从80万元到1500万元,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实现了一个飞越,然而,这个飞越生命科学学院人只用了4年的时间。2001年到2005年这4年时间里,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向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人们相信,在现有的实验室资金投入下,只要准确定位,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样可以取得骄人的业绩。
  2004年,投资900万元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项目落户生命科学学院,赢取这样一个大的实验投资项目,靠的是平时扎扎实实的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极其重视实验教学,把它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他们将原来隶属于各门理论课的实验课剥离,重新整合、设计各个专业“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与理论课程体系并驾齐驱,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上并重的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支柱,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赋予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全新使命和主渠道地位。他们把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确定为服务本科实验教学,注重改革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的一系列改革、调整,突出了实验课的地位,学生在实验中极大地张扬了个性,提高了创新能力。这一系列工作使其最终赢得了900万元的实验投资项目。这900万元浸透着生命科学学院对实验教学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心血。
  对来之不易的900万元投资,该院倍加珍惜,专门成立了由数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仪器设备考察组,考察组结合学生实验的需要,最终确立了一批价格合理、实用而先进的仪器设备,2万元以上的共37台(套),其中产自美国的荧光定量PCR单价达6万美元。这些实验仪器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项目数和实验学时数,基础生物学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为3个学院的1600余名学生开设实验课。近两年新建了发酵、生物制药、分子细胞学、蛋白分离与纯化4个分实验室,充实、完善了其它6个分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的开出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现在学生实验实行全方位开放预约实验,对实验室的管理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科学学院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条例。他们实行重大设备专人管理,通用设备集中管理;新购进设备专人验收;专人负责仪器维修。管理条例执行力度的加强,保证了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了利用率。
  在学生实验课得到时间保证的基础上,该院减少了验证性实验教学,增加了综合性设计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教学定位准确,针对性强,使实验室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借助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灵活的机制,生命科学学院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学生考研积极性明显提高,2001级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7.3%。中国科学院在考研面试中,对考生动手实验能力要求很高,而生命科学学院报考中国科学院的学生,凭借过硬的动手实验能力,在面试中沉着应对,表现优异,得到面试老师的一致好评。
  学生在综合性设计实验的磨练中,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有的学生已在科研方面崭露头角。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院2001级学生邢美孜的作品《竹红菌甲素——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研究》获全国一等奖,其有关论文在国际重要期刊J.Agric. Food Chem.上发表;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学生王光中的作品《恐龙灭绝的可能分子机理——爬行动物特异氨基酸组成的启示》在11月22日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次荣获一等奖,作品相关论文曾发表在美国国际重要期刊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上,并被SCI检索收录。
  学生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十分难得的,这一切得益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教学,来源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我们相信随着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的不断建设,会有更多的学生科研成果展现给人们,也必将照亮理工大学的灿烂星空。
编辑:责任编辑 :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