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以《刻瓷艺术创作的匠工蕴道和语境内涵》为题,为“中国刻瓷技艺创新人才培训”全体学生作学术报告分享。美术与设计学院任允鹏教授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主持。

王一君在讲座中阐释陶瓷艺术的多维价值,提到陶瓷作品不仅具有陈设与实用功能,更深层的意义在承载文化传承。他强调,瓷器本质为“器”,唯有创作者倾注思想、熔铸文化,才能使器物内蕴灵动之气,点通观者灵犀。而陶艺的传承不应囿于对“正宗”的刻板追寻,刻瓷艺术的突破更需破除惯性思维,从工艺改进与原材料科学调配等维度进行系统性重构,方能让传统陶瓷焕发时代生命力。

针对刻瓷技艺,他指出,刀触、角度、力度、弧度、速度、频率等手法细节很重要。创作时需眼神专注,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力求以精湛技艺赋予每件陶瓷作品生命。
讲座间隙,他向学生展示部分作品与学生交流讨论,相关的交流与思考给学生带来创作启发。
最后,王一君表示,传承与创新需并重,工匠大师不应仅局限在手艺技术,关键在于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开阔的眼界认知,需把握材料性、设计性、文化性、工艺性、功能性等,融会贯通后实现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以接续传统文化、构建产业生态、为发展蓄能。未来,他希望创作出更融入生活、与时代共振的作品,以活化齐鲁文脉、讲好中国故事。
讲座结束后,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为王一君颁发授课教师聘书,并同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