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31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以《我的绘画与刻瓷之路》为题在11号教学楼报告厅为“中国刻瓷技艺创新人才培训”全体学员作学术报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淄博美术馆馆长杜煜与全体学员参加。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主持。

尹干指出,山东刻瓷作为地方特色鲜明的陶瓷艺术,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北京皇宫,自上世纪70年代经青岛传入淄博后,逐渐发展成为刻瓷艺术圣地。他强调,其未来发展需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借鉴临摹与创新等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要依托专业院校持续学习;创作者要从生活、自然以及各类艺术中汲取养分激发创新;艺术创新是山东刻瓷走向世界的关键,需突破固有思维瓶颈、拓宽思路。他建议,淄博刻瓷可与中国画等多元艺术形式融合,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深化“以刀代笔”表现力,艺术家应塑造个人风格,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山东刻瓷艺术发展。
他通过向学员展示山水画与刻瓷、水彩画与刻瓷、钢笔写生·《鲁山》与刻瓷、钢笔写生·《鲁中山村》与刻瓷、国画·《梅花》与刻瓷、国画·《泰山系列》与刻瓷以及国画·《青松》与刻瓷等系列作品强调刻瓷与绘画的关系。他指出,刻瓷艺术与绘画艺术创作一样,一是要有创作理念与创新思维;二是创作素材应源于生活与大自然;三是需逐步摸索出独特的刻瓷语言与方法。
最后,尹干强调,如今参与刻瓷艺术创作的不仅有专业艺术家,还有众多美术爱好者投身其中。刻瓷艺术正逐步走向大众,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为其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刻瓷艺术前景广阔。
讲座结束后,美术与设计学院陶琉设计教研室主任尹大中带领全体学员参观学校尹干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