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6日,由山东理工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及教务处联合承办的山东理工大学第二届“中学名校长”论坛在2号教学楼举行。与会人员包括:胶州市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高安绪,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高向明,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纪委书记王铁柱,山东省华侨中学副校长刘大卫,平度市第九中学纪委书记杨成春,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军,胶州市实验中学团委书记白桦,淄博市柳泉中学党委书记赵玉亮,淄博市第五中学教科研主任孟骧建,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中学发展中心主任刘璐;我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郑兆青,教务处招生办副主任冯娅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及相关负责人。论坛围绕新时代师范人才培养与校地协同育人机制、AI技术与师范教育融合等议题展开研讨,由翟羽佳主持。

郑兆青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发展历程及师范教育建设成果,她表示,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强国战略以及山东省教育强省建设的新要求,学校将以“AI+教育新生态下的未来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为主题,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冯娅妮就招生计划调整情况进行说明,重点解读招生政策改革要点,同时向各地中学校长发出合作邀请,共同推进师范生培养体系建设。

在专题研讨环节,张艳梅系统汇报文学院学科建设成果,着重介绍师范生技能大赛取得突破性成绩。与会专家围绕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高安绪建议建立高校-中学联动培养机制,通过开设名师讲堂激发学生专业热情;高向明重点论述人工智能对师范教育的战略价值;王铁柱提出应聚焦AI作业批改与智能课件开发;刘大卫强调要平衡AI工具应用与学科知识传授的关系。专家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为师范人才培养提供多维度改革思路。

论坛最后由孟骧建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此次研讨深化对AI时代师范教育变革方向的认识,强调构建“AI+教育”新生态下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此次论坛深入探讨新时代师范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为推进教育理念革新与技术实践融合提供重要参考,有效促进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