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9日上午,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俊杰教授、章荣军教授和武汉大学郑烨炜教授作学术报告,学院院长、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活动,会议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郑俊杰教授以“生物岩土工程”为题,介绍了“一串数字”引发的思考、生物岩土工程概述、岩土“魔术师”——不起眼的微生物,结构/土体“修复专家”——看不见的微生物和生物建造——源自珊瑚虫的启示等内容。
章荣军教授以“关于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改性流态泥渣填筑结构的几点讨论”为题,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目标、CS法改性流态废弃泥渣(浆)的原理及效果、CS法改性泥渣(浆)填筑结构的养护温度效应、固结固化耦合效应和参数变异性效应等内容。
郑烨炜教授以“加筋土技术在交通岩土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加筋土的作用机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等内容,并对加筋土的桥梁系统和加筋土桥台的服役性能、变形控制、承载特性、破坏机理、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应用前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会后,与会教师与研究生就报告内容及学术诚信,与三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细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