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院部传真  >  正文
坚持问题导向 激活作用发挥
——经济学院着力推进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纪实
作者 : 孙兆扬 赵星
来源 : 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 : 2022-12-14
阅读次数 :

“我们支部党员在联系宿舍过程中从学习入手,了解同学们的学业情况,从而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我们支部重点开展宿舍卫生整治,使联系宿舍的卫生成绩不断提升”……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讨论会在“7号室友”工作室召开,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畅所欲言,报成绩、诉难题、提建议,现场气氛热烈。

自2019年以来,经济学院党委以量化评价为突破口,率先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中进行试点,探索实施师生党员量化管理,充分激发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强国青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工作全国优秀组织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相继涌现。2020年,学院党委被学校评为“对标争先”建设党建工作示范党委,1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对标争先”建设过硬党支部;2021年,学院党委获评淄博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研究生党支部获评首批全省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生党员量化考核管理获批学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特别是在学生公寓设立的“7号室友”工作室,已成为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在全国高校思政网宣传展示。

坚持守正创新 完善制度体系

学院党委紧密结合新时代事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党支部建设层面,坚持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过硬党支部为目标,夯实规范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推进“一支部、一项目、一特色、一品牌”建设。出台《党支部创新立项实施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将支部建设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融合,分类分档建设,给予经费支持,推动支部项目化、特色化建设从随机向融合转变。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健全完善立项申请、中期调度、年末考评等管理机制。注重发挥评价杠杆作用,出台《党支部及支部书记考核办法(试行)》,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督导检查与述职评议相结合,不断优化考评体系,通过评价“支点”撬动作用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日常工作,彰显在关键时刻。学院党委按照“有师生在处,便是师生党员发挥作用的阵地”的理念,设计调研问卷,在党员中开展学生党员量化管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为学生党员量化管理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可操作、易执行、重效果的原则,陆续制定修订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动态教育培养考核办法》《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学生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教师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探索实施师生党员量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强化过程管理 实施动态调整

2019年以来,学院党委从激励机制建设入手,立足发挥优势,着力激发师生党员作用发挥的深层基因,分别出台了学生党员、教师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实施办法,遵循“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的原则,推动党员作用发挥的“软指标”向可量化、可操作创新转化,对考核内容、积分设定、过程管理、结果运用等作出明确规定,初步实现激励机制建设的新突破。学生党员既是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依托力量。学院不断优化量化考核管理机制,专门出台《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实施办法》,坚持设岗定责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朋辈引领、发挥优势相结合,设置必选岗、自选岗两类5个岗位,构建起学生党员“岗责清晰、有位有为”的长效机制。学生党员设岗定责项目实施以来,已有360余名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的“7号室友”,1200余名学生从活动中直接受益,朋辈引领和榜样作用得到有效充分发挥。同时,强化系统思维,打通学生党员量化管理的上下游,把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纳入党员量化管理体系,出台《入党积极分子动态教育培养考核办法》,每学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动态调整,奖优罚劣,优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源头活水”。

突出量化评价 构建长效机制

学院在继承已有良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完善推进师生党员量化管理、作用发挥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师生党员在“小岗位”实现“大作为”,在观照现实中彰显党建引领的力量。初步建立了党员量化考核管理有效机制,贴合师生实际,明确了规定量化考核的加分项、减分项和一票否决等内容,结合“三会一课”活动的开展,年中进行过程监督评议,年末结合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师生党员走在前、勇担当、作表率的先锋模范意识不断增强,教工党员在教书育人、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党建+教学”“党建+科研”等方面的效果不断显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学》成为首批国家一流课程,经济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工为学院微信品牌栏目“经心时谈”撰写教育文章10期,反响良好。初步形成了学生党员开展自我教育、发挥优势特长的工作机制,按照党建引领与学生党员实践服务互相融合推进的思路,在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推动学生党员“有位有为”,既促进了学生党员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又达到了朋辈教育引领的目的,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向班级、公寓、课堂延伸,初步构建起了党建引领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优化了学生党员全方位联系宿舍工作机制,明确了联系内容、工作开展方式、相关工作要求,成效明显,学生宿舍的“后进生”得到很大改善。建立了学生党员“10+1”小课堂,结合学院线上开展的“稷下小先生”讲堂,着力发挥学生党员优势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业帮扶,加强学风建设。

积极搭建平台 拓展有效载体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教工党员自身优势特长,每周四组织师生面对面活动,开展学业问答、职业规划、创新竞赛、考研咨询等,实现学风建设工作线的延长。学院积极倡导“在学生的地盘搞事情”,将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不断向学生身边延伸,在学生公寓设立“7号室友”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搭建学生党员干部在公寓发挥作用的新平台、新阵地。学生党员这支“轻骑兵”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深入学生宿舍开展精准化“上门服务”。学生党员签订责任书,作为学生宿舍的“第7号舍友”与各宿舍加强联系,定期对宿舍成员的思想状态、宿舍安全卫生、学风建设、疫情防控等进行帮扶指导。在对联系宿舍进行帮扶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遵规守纪、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实现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学生的“双向奔赴”。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优势,推进理论宣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出台《“齐济星火”大学生思政宣讲团选拔管理办法》,组建“齐济星火”大学生思政宣讲团,每学期在学生中普遍开展一次思政宣讲,用学生自己的话语开设“学生思政课”。坚持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专门设立“齐济星火”学生党建微信公众号,由学生党员组成运营维护小组,传播党的声音,展示工作动态,成为学生党建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在扎实推进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全院师生始终上下同欲、砥砺前行……

编辑:范卫波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