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也强调要按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作为以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学院上下积极倡导文明上网的新风尚,以网络文明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载体和突破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新拓展。
计算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537人,电脑拥有量达到近450台,宿舍电脑拥有率达到近80%,且绝大多数微机均能上网,针对这一情况,计算机学院结合学院实际,以网络文明教育为载体和突破口,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是建立博客网站,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博客已成为一个迅速窜红的网络符号,2005年公认为博客的大众化元年。网络时代的“博客效应”也日益凸显,博客和E-mail、QQ、MSN一样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对此计算机学院率先在学院网站成立博客论坛,以博客形式开展思想文化交流。学院把博客论坛作为学院和学生的交流的平台,作为学院进行思想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载体。博客论坛以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专业精神为宗旨,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为学生创造平等、自由、信任、共享的情境,计算机学院团总支老师担任博主,以“说出你的故事”、“蓬门自始为君开”等为名的三个博客站点已经相继建立。博主在论坛醒目位置开设了荣辱观教育、学风建设讨论等专栏,并根据学生关注热点不断扩充新的内容,注重通过学生的反映,着力加强正面引导。如在荣辱观教育过程中,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使学生在谈论、交流中坚定荣辱观,明晰是非、善恶和美丑的界限,使学生逐渐树立以传播网络先进文化为荣,以维护网络的秩序为荣,以文明网络交流为荣,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网上舆论氛围,做一个“知荣明耻”的博客。
二是开展网络文明承诺签名活动,倡导网络文明诚信。计算机学院团总支联合理工视窗、青春在线、理工青年等校内主要网站开展了“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建校园网络文明”文明上网承诺签名活动,并主张实名制。通过签名活动使同学们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倡导和建设网络文明新风,自觉拒绝不良信息,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文明、友善、无害”的基本规范,自觉抨击和抵制大学生不文明上网行为,做网络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为净化网络环境,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开展“大学生中十大网络不文明行为”评选,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好恶。随着互联网“黄、假、坑、俗”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此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协会在全院同学中组织开展了“大学生中十大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评选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征集评选活动,使同学们分清网络善恶美丑的界限,来唤起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关注,来唤醒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时空的大学生,提高全体学生抵制网络危害的自觉性,使同学们能更深刻的理解“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内涵,进而推动网络道德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计算机学院学生会还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做网络文明的建设者,从自己做起,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文明规范;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坚决与网络丑恶现象做斗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做网络文明的宣传者,宣传、推广和普及网络知识技术,发布有利于同学学习和生活的信息。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趋利避害,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使大学生成为建设文明网络的积极倡导者,在学院上下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促进了学院全过程育人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