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6月12日下午,文化名人报告之刘德龙专场——《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在3号教学楼报告厅举行。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研究员担任主讲,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学真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德龙围绕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概况、齐鲁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齐鲁文化的缺憾不足四个方面展开讲解。报告过程中,他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介绍了山东的方言、饮食、宗教信仰、文化名人、民间文化艺术等文化与民俗方面的内容,充分肯定了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民俗风情和优秀的人格品质,并结合实际,指出齐鲁文化“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的弊端。最后,刘德龙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解答。
此次报告会为师生们献上了一份齐鲁文化和山东民俗的知识厚礼,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走近山东文化领域、领略山东民俗风情、体会山东人民高尚的人格魅力。
刘德龙,笔名路柳,现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常委,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70年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公文写作、理论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中央文件、省委省政府文件和省有关部门文件数百件;主持和参与编撰著作40余部(套)。出版发表的著作和论文多项被《书摘》《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报刊文摘》等评介、转载。先后有十几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学术研究方向涉及文学、政治学、社会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传统文化、旅游经济、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文化产业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坚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