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就业体制机制,不断拓展就业市场,广泛收集用人信息,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进一步健全就业体制机制,全员参与。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初专门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署工作。完善院级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任务分解、责任到位、逐级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实行就业率定期通报制度,把各专业毕业生签约情况上报校领导并发送给相关学院负责人。
二、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全方位参与。校就业主管部门、各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努力寻找和开发学生就业空间,巩固现有用人单位、关注新兴用人单位、开辟未来用人单位,重点针对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拓展就业信息渠道,新建就业工作站9个。校友联谊办公室、科技处等部门利用各自资源,积极联系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加强有形和无形市场的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针对2009届毕业生,学校组织了两场大规模招聘会,参会人单位600余家。组织专场校园招聘会300余场。4月份后,学校利用每周五时间定期举办校周末就业超市。 三、抓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全程参与。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尽力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科学指导与周到服务。认真开设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公选课;举办职业辅导系列活动;开展就业工作调研和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实施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不断更新和丰富网络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应聘技巧、指导咨询、职业测评等高效、便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实行学校就业工作人员联系学院制度,加强与学院的交流与沟通,随时了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就业工作人员周末值班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单位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