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院部传真  >  正文
【实践风采】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乘风”暑期实践队到寿光调研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11-07-12
阅读次数 :

  本站讯 近日,我校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乘风”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蔬菜之乡——寿光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以“寿光蔬菜的品牌化和生态化之路”为主题,旨在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阶段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绿色的食品发展模式,调研队成员由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各专业的8名同学组成。

  7月9日,调研队首先走进了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寿光市三元朱村。村委会对调研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十分热情地带领调研队参观了三元村展览馆、冬暖式塑料大棚示范园区、山东乐义志台物流有限公司等地。参观过程中,指引人员详细地向调研队员们介绍了蔬菜从种植、管理、收获、销售的一体化流程。指引人员还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三元朱村新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81栋连体别墅、“四纵五横”的新村道路硬化、幼儿园、小学、敬老院等一体化设施,无不显示着三元朱村因冬暖式蔬菜大棚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生活。
  经过一天的调研,实践队发现,三元朱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不仅与当地蔬菜种植的规模和范围及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而且还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村委会统一为菜农盖房子,在蔬菜成熟前就早早联系蔬菜买主,解决了菜农的后顾之忧,让菜农一心扑在蔬菜的质量和品质管理上。对于其他地区蔬菜经营方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0日,调研队深入大棚内部,与当地菜农交流蔬菜种植、大棚结构等各方面问题。路上,调研队恰好碰到了正在修理大棚的王大叔。他家原有一个大棚,最近又从其他村民手中新买了一个,这几天正忙着修理新买的大棚。调研队帮着王大叔拉铁丝、搬砖头、撑竹竿,期间详细的向其资讯了大棚支撑结构、通风措施、补光设施等问题。随后,调研队随王大叔深入大棚内对植物的种植、大棚内部环境进行调研。近阶段正是冬暖式大棚产蔬菜的淡季,棚内温度高达50摄氏度,大棚内只有苦瓜、豆角等几类蔬菜,调研队发现各种蔬菜都生长的很“精神”,非常喜人。
  从大棚内出来,王大叔放下手中的活和队员们亲切的聊起了家常。他说,大棚一年至少能循环种植三次,一年四季闲不了多久。尽管有点忙,但收入还是很可观的,现在家里住进了楼房,孩子在村里小学成绩也很好。他还向调研队们算了一笔账,新建一个大棚需要投入资金近十万元,但在一两年之内就能收回成本,而大棚的使用寿命却可以达到很多年。同时,在大棚周围还建设有养猪场,大棚空地还种植有樱桃树,养猪场产生的肥料可以直接当做蔬菜的肥料,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
  11日,调研队来到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参观了其农业园和生态苑。每年的四月至五月份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都会在这里举行。农业园内,辣椒鲜红、黄瓜翠绿,调研队员对眼前的情景都忍不住大声称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品种,而且常见蔬菜的个头、颜色也打破了对传统蔬菜的印象。
  经过三天的调研,队员们搜集到了大量资料,对寿光蔬菜的品牌化和生态化之路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更详细和深层次的分析会在调研报告中一一列出。
  1、蔬菜生产地住房、学校、敬老院等设施的兴建,解决菜农的后顾之忧,让菜农一心扑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上。
  2、摸索出来一条种植、管理、收获、销售的一体化路线,保证了蔬菜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畅通。
  3、通过菜博会增加宣传,吸引各国人士参观、交流、洽谈生意,实现先进技术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
  4、政府的大力支持,既支持各项工作的进展,又出台政策必须保证蔬菜品质,双管齐下,保证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5、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开发新技术,不断创新。
编辑:责任编辑 :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