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从一级学科培养目标出发,从教学改革入手,搭建创新平台,实行校企联动,大力加强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性和创新型人才,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据统计,2013年,学院有149人次在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
一是师生互动,形成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学院从师生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学院搭建了“教授(博士)与本科生结对子”的平台。在学校2013年度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立项中,学院共获得19个项目的立项,其中16项是博士教授与本科生结对子的成果。师生结成了融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师生科研课题小组,为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校企联动,形成推进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合力。学院重视校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了解企业在生产环节上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增强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今年六月份,用一个月时间走访参观了位于兖州的山东拖拉机厂、潍坊的福田雷沃国际重工有限公司、高密的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淄博博山的博山联杆厂、桓台的山东巨明集团、淄川的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周村的山东东星表业有限公司、张店的淄博柴油机厂等企业。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分别到张店区的山东淄博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周村区的豪迈家具厂、远飞玻璃厂等处参观实习。通过认识实习和工艺实习,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学院还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企业家为同学们做报告。先后邀请了福田雷沃国际重工有限公司总裁常嘉茂、巧媳妇集团人力总监刘菡、狮王集团策划科科长李磊等分别为同学们做报告。通过报告,同学们也更加了解了企业所需,懂得了如何将自己所学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等,形成了推动学生科技创新的合力。
三是赛事推动,形成检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先后参加了教育部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第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家居用品设计大赛、第四届齐鲁创业大赛、“兴业银行杯”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创业大赛等。在这些赛事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通过参加比赛,同学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检验。
四是实践触动,形成催化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学院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积极筹备,为同学们了解社会提供资源和资助,从社会需要什么人才的视角进一步催化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2013年学院重点组织了“农工先锋”队、“激扬青春,服务农民”实践团、“历练青春、一心为农”实践团、“心系三农、情暖农村”实践团等9支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到济南的中国重汽集团、淄博的高青县农机市场、张店的沣水镇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院在大四年级中提高实践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为每个专业设置了为期不等的教学实践,大大调动了同学们对专业热爱的积极性,使学习实践之花结出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