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17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于12号教学楼525会议室举行。科技处处长魏修亭、副处长刁培松、理学院院长李功胜、该院党总支书记陈俊德、院长田贵山、该院所有具有博士学位及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议。
首先,田贵山对该院2013年科研项目经费及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情况做具体分析,指出在科研项目结构及数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对2014年各级各类纵横向项目,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做动员和安排。
魏修亭向与会人员说明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纵横向科研项目、原始创新、高水平论文及发明专利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能代表一所学校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校将高度重视,大力抓好该项目申报工作,并与任期考核、职称评审等工作相关联。随后结合个人经历,谈及该项目申报的四点体会:一是该基金支持基础研究,申请时应提练好科学问题,并与应用相结合,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项目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大。二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基本问题,高效利用资源与环境治理是未来我国长期面对的根本问题,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三是科研方向需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开辟新的方向和研究领域,创新性项目更易受到支持。四是申请书撰写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注意表达形式与方式。
李功胜强调,该项目是基础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科学问题,需认真阅读申请指南,选好研究方向。他还就立项及申报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选好题,提出科学问题或新思想、新方法、新规律。二是注重研究基础,认真积累,不断凝练。三是经常外出交流,扩大影响,获得更多认可。四是申请书撰写要注重细节,尤其注重立项依据,字斟句酌,保证申请书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该院博士刘爱菊结合申请经历,强调申请书的重要写作技巧是让专家看懂,注重信息的更新与发展。此外,应搭建信息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外出交流机会。
围绕该项目申请过程中的问题及其他事项,与会人员相互交流,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