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提高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升新闻宣传报道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6月27日上午,党委宣传部邀请《中国教育报》驻山东记者站副站长、《山东高教通讯》主编张兴华,《中国科学报》驻山东记者站站长廖洋,在鸿远楼724室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报告会。党委宣传部全体成员,校报社、理工视窗网站、广播电视台的部分学生记者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子礼主持。
张兴华作了题为“如何做好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主题报告。他从眼力、脑力、笔力与和力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发现新闻典型、如何写出新闻新意、如何使新闻稿更生动活泼、如何扩大新闻影响。第一,发现新闻的典型靠“眼力”。一要宏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脉搏;二要吃透党的方针政策,关注发展趋势;三要把握“左右”,在比较中找到新闻的唯一性、独特性;四要掌握四个宣传点,善于把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和亮点问题。第二,写出新闻的新意靠“脑力”。记者要勤于思考,善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较强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做到理念新,角度好,由“陈言”到“正言”再到“异言”。第三,新闻稿写的生动活泼靠“笔力”。要掌握书写的技巧,用恰当的语言、合适的形式将新闻事件生动活泼的表达出来,概括的说就是“开口要小、肚子要大”,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做到厚实凝重。第四,扩大新闻的影响靠“和力”。一篇稿件写的好不好,编辑的认可很关键。记者要加强学习,多与媒体沟通,多征求编辑的意见,在写作风格、表达方式上要切合报刊的需要。廖洋介绍了《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的基本情况,就新闻宣传报道的特点及要求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位报告人的报告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既有丰富理论内涵,又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指导意义。
报告会上,张兴华、廖洋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过程中,他们分别对相关的新闻稿件进行了点评,对我校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