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6日中午,饮食服务中心于第三食堂组织“我给大厨‘露一手’”活动,邀请学生进食堂,了解地方特色菜,竭诚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
通红火苗舔着锅底,欢快长勺碰着锅沿……一盘盘冒着热气的炒菜摆上厨案后,围上来仔细品尝、不时交换一下意见的是餐厅大厨们,而挥着炒勺的却是来自重庆的大一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场面起源于中心的一次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会上,有川渝籍学生向中心党支部书记刘海鹏建议食堂推出一部分川渝口味菜。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宫保鸡丁等川菜一直是食堂常见菜品,但为何川渝学生仍认为吃不到家乡口味?经过讨论,饮食服务中心决定邀请学生进食堂,按照自己的烹调方式做一桌家乡菜,既能让他们得偿所愿品尝到熟悉乡味,也能让精于鲁菜的食堂厨师们了解南方学生的口味特点。
中午,4名川渝籍大一新生一道来到第三食堂。食材和调料已经事先准备好,学生们于厨师们帮助下完成辣炒藕丁、青椒肉丝、辣炒土豆丝、红烧茄子与炒鸡杂等6道菜。扑鼻的麻辣、厚重的鲜香,是离乡人魂牵梦萦的家乡味。
第三食堂副经理许明珍对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赞不绝口。品尝过饭菜,他表示,“这些菜做法不同于常见川菜,口味极具地方特点,比较辣,且重油、重盐,可能不适合咱们北方学生的口味。”不过,他仍详细记录菜品的用料、制作步骤、特点等,他认为,“这些菜虽然不适合食堂制作,但是对食堂菜品创新有所启发,同时也提醒我们,我们的服务对象来自五湖四海,饮食习惯各有不同,厨师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在鲁菜基础上糅各菜系所长,丰富学生们的餐桌。”
一直以来,中心秉承“一切为了师生满意,把学生当亲人,视学生为家人”的服务理念。为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近期各食堂纷纷推出招牌特色菜,并与校报微信联合开展推广活动。热忱的大厨们不但欢迎同学们前来“露一手”,而且欢迎更多同学“尝一尝”、“说一说”,共同把食堂的饭菜做出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