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5年是我校供暖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供暖锅炉正式退出我校供暖序列,学校实现供暖方式转换,东西校区全部采用清洁环保的换热站供暖,开启供暖新模式。2015-2016供暖季自2015年11月13日开始,至2016年3月15日结束,全校供暖工作实现安全、平稳、经济、有序运行。
2015年冬季是我校全面采用换热站供暖的第一个供暖季,为保证供暖方式转换工作顺利进行,能源管理中心早在去年夏季对相关运行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阀门保养全面到位并进行设备调试、参数调整、系统联动与冷态、热态试运行,保证冬季供暖稳定运行。供暖前期与市热力公司多次协商沟通,签订《高温水供用协议》,安排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换热站建设,熟悉换热站设备和电器性能,对一次热网进行注水、冲洗、暖管,确保高温水安全供应到位。供暖期间,能源管理中心制定供暖温度控制参考标准,工作人员根据室外气温及时调控设备运行工况,通过实践摸索运行规律,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确保经济运行。同时根据用户供暖效果,不断调节区域和各楼宇控制阀门,合理控制热网流量,力求外管网的热力平衡和用户供暖效果均衡。截至3月15日供暖结束,所有换热站设备和一次、二次管网运行正常,供暖效果总体良好。
在新供暖模式下,供暖运行更加安全、环保、稳定,同原来燃煤锅炉供暖方式相比,学校供暖又上新台阶。首先,换热设备比较先进,安全性能比较可靠,操作流程更加便捷,实现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其次,换热站利用淄博热力公司供应的高温水作热源,减少对学校和周边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环保效益,在社会产生引领和示范效应。另外实行多换热站分区供暖,热网距离大幅缩短,便于外网调节和漏水点查找,提高末端的供暖效果。当然新的供暖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受制于社会供暖企业,本供暖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出现历史性的极寒天气,由于淄博热力公司设计的供暖能力所限,在气温过低时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能源管理中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与淄博热力公司沟通协调,基本保证我校供暖工作。同时新的供暖模式下给我校供暖工作带来供暖热源成本大幅上涨等挑战,能源管理中心将积极探索新的供暖和节能规律,全力做好今后供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