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院部传真  >  正文
资环学院举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作者 : 李栋祥 姜素琼
来源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 2017-03-04
阅读次数 :

本网讯 3月3日上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举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会议邀请教务处副处长郑兆青、创新创业学院教学与研究部部长刘中合参加,同时该院党总支书记陈俊德、副书记李栋祥、副院长李明及部分教师参与此次会议。

副院长李明宣读《关于调整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小组的通知》。李明说,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探索“专业+计算机”的学生成长成才模式,完善“一专业一赛事”工作机制,经学院研究决定调整工作小组成员,由李栋祥、李明任组长。

勘查技术与工程系主任、采矿工程系一位教师分别结合专业教育背景,以及高校GIS技能大赛、地质技能大赛、采矿专业学生建模大赛等赛事论证“专业+计算机”实施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与成员交流“专业+”具体建设思路。前者从“专业+”设想、专业特色、学生发展、既有成果和建设目标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从事矿山、地勘、测绘等与专业相关工作,七成以上工作内容与计算机制图、地质测量相关,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该系打算从三维地形、城市建模,道路设施管理、生态环境治理等八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后者也从采矿工程专业特点分析入手,介绍“专业+”的基本思路、阶段目标与未来规划。他准备积极探索将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3DMAX、MAYA)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打算选拔形成8-10人的精英团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专业+”建设传承下去,力争取得阶段性成绩。

随后,刘中合和郑兆青分别提出建设性意见。刘中合说该院五个专业各有特点,但都有“设计”课程,并且都离不开计算机。不过该方面目前专业类竞赛参与得偏少,创新创业计划申请少,希望以“专业+”为契机,结合矿业行业背景,找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鼓励学生多参加创新培训和竞赛,并带动专利、论文、课题的申报。郑兆青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很及时,但一定要做到实处,结合17版培养方案、工作重点和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内容,还需依托实验平台和教学基地,积极搭建“专业+”平台,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调动课堂气氛,充实课余时间,结合“一专业一赛事”工作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据悉,学院将于近期发布“专业+”实施具体方案,并组织学生报名。

编辑:责任编辑 : 曹洪涛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