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中心,聚焦研究解决师德师风、课堂教学秩序、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创新形式,突出实效,全方位扎实推动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注重教学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把学风建设列入学院经常性工作督查范围,研究学风建设工作,督促学风建设进展情况。明确教学、学工和各系部的责任,形成教学联动,促进优良学风形成;通过开展教师座谈会、班级导师座谈会,征求师生对学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建立学风建设工作台账;加强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实施过程考核,加强班级目标管理,学生学习动力明显提升。
注重班级建设,强化目标学习。学院注重班级建设,采取一些列措施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落小。针对低年级学生,学院开展了班旗、班徽设计,班级公约和宿舍公约制定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组织“21天养成计划”活动,在晚自习、晨练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高年级学生实施班级目标管理,构建学习型班集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结合学风建设月,学院重点聚焦课堂教学、宿舍管理和考场秩序。课堂实施“双点名”制度,宿舍实施“公寓自律档案”和“承诺规范使用电脑”签字活动,开展“诚信考试”主题班会、“零作弊”承诺签名、诚信考试宣誓等活动,切实实现学生从不敢作弊到不想作弊的转变。实施分类教育,对学习后进生列出学业目标清单,设置后进生辅导专用自习室,实现精准帮扶。
注重创新引领,激发学习兴趣。学院依托学科专业,全力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ACM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等“11大开放实验室”全部建成使用,形成了“导师指导学生、社团负责管理、会员参与创新”的“开放实验室”学习实践模式。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设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学生竞赛公益资助金21万元、猛码科技竞赛学生资助基金、通广电子奖学金等用于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重点打造6项品牌赛事,今年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山东省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山东理工大学ACM程序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本年度学生在ACM程序设计竞赛 、网络安全大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00余项,获奖人数达到500余人,科技创新活动获奖层次和惠及面均有大幅提升。
注重导师引领,实施全面导航。学院注重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了班级导师、校友导师和企业导师三个导师团队。2018年学院为所有班级选配了50名优秀校友导师,每位校友指导一个班级,校友导师主要是通过班级QQ群开展工作,帮助班级学生解决职业发展、就业选择等方面的困惑,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学习沙龙等活动,不断推荐学生到自己熟悉的企业就业。同时学院和淄博市软件协会合作,选配了6名企业董事长成立企业导师团,定期开展“企业导师面对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三个导师团队从不同方向、不同视野角度为学生全方位进行学业、职业导航,取得良好效果。
注重典型带动,浓厚学习氛围。学院加强示范群体建设,选竖一批“五有”青年标兵和示范群体。在励志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等方面评选了30位“五有”青年,评选优良学风班集体、优秀学生社团 、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优良学风宿舍等32个优秀集体;利用新媒体矩阵开展“榜样说”“推免生的成功之路”等形式让这些典型示范成为学院的“网红”,形成了业业有标杆、面面有榜样,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据悉,学院今后将重点聚焦课堂教学、宿舍管理、考场秩序三个方面,继续深入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方法,不断创新学风建设举措,积极构建适应学院实际的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