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自今年11月16日学校启动“学风建设月”活动以来,学院相关人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聚焦研究解决师德师风、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思想引领,规范课堂秩序、发挥教师引领作用,以“五有”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以“五心”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学院学风建设水平。
把脉学情,扭住学风建设“牛鼻子”。为使学风建设活动更具针对性,本学期11月初历时两周,学院根据各班综合测评结果开展学情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状况,形成学情分析报告。按照学风建设月要求,重点围绕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发挥网络正能量和完善荣誉表彰体系等方面,出台《“学风建设月”实施方案》。
三项建设,夯实学风“教”的基础。学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举办教学沙龙和名师名课观摩,不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规范学习座谈会,以教风带动学风;加强院领导和教师听课、看课制度建设,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课堂,交流分享授课心得等,提高课堂教学授课质量;加强班级导师建设,先后出台了《班级导师制实施办法》《辅导员与班级导师工作任务分解》《班级导师考核管理办法》,对班级导师工作职责、要求、考核管理作了明确规定。
思想引领,重拾学生“学”的动力。学院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院领导兰玉彬、刘元义分别作“如何成长为卓越农工人”“用五有人才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利用好“农工一流学科高水平论坛”机会,邀请学科内领军人物蒋伶活、耿端阳等为学生作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视野。科学制定分年级教育方案,大一学生重在适应性教育,实现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双前置,着力培养新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大二学生重在专业素养培育,开展研究生结对本科生进实验室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坚定专业学习目标;大三学生重在做好考研、就业准备工作,成立学风建设宣讲团,助力大三学生考研、就业;大四学生重在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过渡,开展就业指导培训,服务毕业生就业。
服务为本,强化“管”的执行。学院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培养考核,打牢班级建设组织基础,发挥班级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每双周四下午为学院主题团课日,举办第三届“筑梦青春·我耀我班”新生班级建设特色展,建立班级发展规划、积极打造学风建设品牌活动。学院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以班级、学习小组、PK赛为依托,通过在易班上发布学习笔记、参加学院学风建设月相关活动,进行能量值积分,在学风活动月结束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加强课堂管理,落实任课教师-班级学委-学院考勤组三结合的考勤模式,每周一对上周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课上玩手机、不带课本、不记笔记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通报与约谈整改。聚焦教工党员作用发挥,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全院50名在岗党员与平均绩点低于70分的100名学生“一对二”结对。同时,对22名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二帮一”全覆盖精准帮扶,推进建档立卡学生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全面帮扶。
此外,学院广泛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微博、宣传栏、班级诚信考试海报设计展览等各种媒体、各种形式,加强对违纪案例和身边榜样的双向宣传,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与学风建设一致性,在全院营造积极向上的以文化倡学风的氛围,学生到课率、抬头率明显提高,学风建设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