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扩大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提高《管子学刊》办刊质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齐文化研究院精心组织了“科研创新学术活动月”。学术活动月自4月11日启动,至5月16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先后邀请6位知名专家学者与资深编辑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取得成功。
活动月期间举办了5场学术活动,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大学翟奎凤教授,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东师范大学吕文明教授,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文史哲》副主编刘京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主编李宗刚教授,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大学公维军博士先后应邀作了学术报告,并与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活动月期间还举办了4次学术沙龙,分别由研究院卜祥伟博士、霍耀宗博士、郭丽教授和邱文山教授作“论秦汉社会的海、海神信仰与海洋意识——兼论道教起源与齐方士”“《月令》与秦汉政治关系的历史演变——以授田制度为视角的考察”“《孝经》君、上对‘孝’的引导与示范”“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中国智慧”的学术报告,并展开热点讨论。
5月16日下午,研究院举行科研创新学术活动月总结会,与会人员认为,这次活动月由知名学者做学术引领,资深编辑传经送宝,青年学者经验交流,学校相关学院、部门广泛参与,扩大了学术影响、活跃了学术气氛、开阔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术自信,促进了《管子学刊》办刊水平提升。
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在总结会上说,学术活动月结束了,学术研究的号角却正式吹响了,研究院将继续组织相关学术活动,深入扎实进行学术研究,努力提高科研创新水平,产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