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院部传真  >  正文
机械学院推进学校学生工作改革创新试点项目
分层分类教育初见成效
作者 : 冯娅妮
来源 : 机械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05-23
阅读次数 :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于2017年承担学校学生工作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分年级体系下学生的分层分类教育管理”,为有力推进项目开展,学院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以2015级学生为研究重点,以“五有”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安全稳定教育为基础,以文明守纪教育为保障,以大学生考研就业指导为核心,构建分层分类别教育体系,取得较好效果。

构建各具特色的分年级教育体系 学院根据不同年级同学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一年级扎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通识教育,主要突出“适应+规划”“规矩+自律”“兴趣+专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环境及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二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开展专业拓展教育和科技创新成长训练,吸纳学生参与“硕本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比赛、专业社团和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参加社会兼职和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就业所需经验能力。三年级主要以提升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为主,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对接大四学生的分专业分类别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撰写论文及申报专利。四年级主要以考研、就业指导为主,辅助职业素养教育、转变角色适应社会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提升就业能力。

摸底调查,精准掌握学生发展去向 大三初期,学院辅导员一方面动员学生积极考研,一方面摸清非考研学生初步毕业意向,并归纳为就业、创业、参军、考编、出国五类;大三末,再次与五类毕业意向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析现状,讨论发展优势,利用暑假和家人沟通,确定最终毕业去向。

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针对就业意向学生,学院前置就业工作,组织大三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进行就业实践,并按生源地做好统计工作;根据生源学生数量,积极联系校外企业,先后和新华医疗、五征集团、海尔集团、歌尔集团、临工集团等25家企业达成毕业生暑期就业实践协议,2018年7月,学院安排200名学生到上述企业开展暑期就业实践,近百名毕业生与实习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加强求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成功率。学院通过专题求职技能讲座,使同学们掌握制作简历技巧、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等;组织毕业生访谈、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分享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经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学院自筹10万元经费,将校级立项之外的项目全部在院级层面立项,全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竞赛,负担所有差旅费及参赛费,同时承担发表论文、申报专利所有费用;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建硕本科研团队,确定研究课题,定期研讨、定期检查。主动对接用人单位,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学院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社会资源、往届毕业生力量推荐用人单位;领导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需求,加强合作,2018年学院主动联系走访用人单位20家,获取招聘岗位数150个,整理用人单位反馈教改和毕业生培养意见建议15条。精心组织招聘会,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学院逐年完善拥有国有控股、省内大型机械类企业、地方知名企业等200多家用人单位的信息库,每年9月安排专人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邀请到校举办招聘会,并于每年4月份组织机械类大型招聘会。2018年至今,组织机械类专场双选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2019年上半年与交通、农工学院联合,成功举办“三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邀请251家重点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学院高度重视对招聘单位的接待服务工作,帮他们组织学生、定酒店、接送站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友谊,有利于帮助毕业生推荐满意的工作。为就业困难学生牵线搭桥。学院按生源地统计就业困难学生和当地优良品质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观摩,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效对接。

针对考研学生,学院抓好三个节点做好动员工作。大三下学期末,邀请专业教师分专业召开考研动员会,为准备考研的同学指明方向、帮助坚定决心;大四上学期初,学院召开考研动员大会,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给同学们讲解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大家加油打气;初试成绩出来后,动员成绩不太理想但过国家线的同学积极参加调剂。做好学生考研复习期间的指导工作。学院组织考研经验分享会,邀请往年考研成功的同学分享考研经验;辅导员随时关注考研同学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疑惑,鼓励他们坚持到底;教师考研服务团队定期为同学们提供考研报名、复习技巧、调剂等方面指导。为考研同学提供基础服务,学院提供专门考研自习室,并汇总前几届升学同学的联系方式供考研同学咨询。

针对考编、参军、创业和出国的同学,学院召开专题讲座,讲清楚各类政策、如何着手准备,并为同学提供相应便利通道,消除其后顾之忧。

立足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学院针对家庭贫困、心理障碍、就业困难、毕业困难、学业警告、受过违纪处分等毕业生特殊群体,建立重点关注档案,并进行分类指导,使他们能坦然面对眼前挫折,理性看待今后发展。学院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分类帮扶,针对外省毕业生,重点督促他们抓住寒暑假节点,利用网络、同学和家庭资源主动出击,积极就业;针对学习困难毕业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与用人单位说明情况、积极沟通,并重点推荐销售、服务类岗位;针对个性强的毕业生,组织学生党员与他们结对子,派专人督促他们参加招聘会并向用人单位主动推荐;针对预期过高毕业生,倡导“先就业生存,后择业创业”的就业理念,帮助他们合理调整预期;针对考研失利同学,充分利用专业老师的资源做好考研调剂;针对女毕业生,学院针对女生专门做了就业安全及就业选择等专门指导,帮助女生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学院完善育人工作机制,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抓好教工党员群体,制定了《教工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制度》,教工党员至少选择一个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抓好毕业设计导师群体,做好“毕业设计课程思政”,辅导员和导师加强对接,共同为学生进行就业考研指导;抓好教师服务团队群体,共成立了5支教师服务团队,分别对学生进行就业、考研、留学、科技创新、学习5个方面指导;抓好班级导师群体,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学风建设和特殊群体的教育。

经过一年的探索,学生分层分类教育模式初见成效。2019届毕业生共642人,215人考上研究生,其中13人出国读研,考研率33.5%,创历史新高,其中有3个宿舍的同学全部考取研究生。目前已有300余人签约,1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编辑:责任编辑 : 范卫波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