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院部传真  >  正文
建工学院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成绩显著
作者 : 侯春宏
来源 : 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11-21
阅读次数 :

  本网讯 近日,在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评选中,建筑工程学院“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社会实践团”荣获优秀视频奖。学院为引领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逐步探索形成与积累“建工经验”。

  高度重视,精心规划。为确保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稳步开展,学院团总支提前详细制定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广泛宣传社会实践重要性,先后开展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社会实践选题会、立项答辩会等10余次,详细讲解“社会实践项目意义和价值”“项目类型”“项目选题”“项目论证”四个方面,对社会实践申报书标题、摘要与立项依据等重要环节进行规范整理,并邀请2018年“青年中国行”全国三十强、卓越服务团队学生代表分享经验。

  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学院团总支紧扣主题,从学生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出发,共960余名师生组成72支团队参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支入围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3支队伍入围山东省“千村行动,小荷学堂”暑期专项;获批省级乡村助力项目1支,校级精品团队4支,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专项活动2支;1支“萤火虫学堂”专项支教活动;社会实践方案设计大赛一等奖2支、二等奖3支、三等奖1支。其中,“筑利民于心之‘平安桥’社会实践团”围绕美丽中国建设,依托所学专业,在28天先后走访淄博市、菏泽市等地的40余座桥,探究桥梁养护新工艺,收到10余份公路局关于养护成果的反馈文件、红头文件;利用Revit、SU软件建立桥梁模型400余个,族库70余个,并制作多部桥梁病害分析视频、1部社会实践宣传视频;调研成果获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二等奖。“关爱城市工匠,弘扬建工精神”实践团一行19人在淄博、菏泽两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跨越350余公里,在15天先后走访天齐置业、九强集团等六家省内知名建筑企业,走访83个工人宿舍、440余名农民工,发放爱心手册440余册,为200余名农民工进行义诊服务,拍摄关爱城市工人纪录片,对农民工生存现状进行直观展示,举行万人签字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重视安全,排除隐患。学院认真开展实践培训、安全教育动员等工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组织各实践队伍签署《2019年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承诺书》,制定安全应急方案,排除隐患,并为参与实践全体师生统一购买意外保险。学院将实践团队指导教师、队伍队长纳入安全保障体系中,以学生干部为抓手构建多重安全监督模式,实践过程中设定实安全管理联络员,实行安全情况日报制,切实做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与安全保障。

  扎实推进,硕果累累。此次实践共形成调研报告80余篇,发放调研问卷8000余份,在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各大媒体网站转发新闻报道共计11200余篇次,新媒体报道共计3500余篇;学生结合专业利用BIM、GIS空间分析建立模型400余个,收到各乡镇、公路局反馈文件30余份,多项实践成果被地方电视台、各大报社等众多媒体宣传报道或转载;各实践团根据实地调研制作各类专业技术视频、宣传视频80余部,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9处。    

  实践归来,1支队伍入围2019年“全国百佳实践团队”评选活动,3支队伍入围团中央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评选活动,其中1支队伍获评优秀视频奖。在学校开展的2019年社会实践评选中,学院获评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总支,2支队伍荣获卓越服务团队,4支队伍荣获优秀服务团队。

  实践育人,常抓不懈。学院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将其融入学院实践育人战略的总体格局,积极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打造更多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项目,结合“挑战杯”“调研山东”等学术科技竞赛转化、推广、应用实践成果,实现实践育人工作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截至目前,学院已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0余个,以“基地化”模式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常态化,探索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社会实践新模式,实现了“双赢”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发展。

编辑:责任编辑 : 马金娜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