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5年以来,我校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紧盯“一精神”“一规划”目标任务,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发挥培训、研究优势,在组织实施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职业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为学校特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挖掘潜力,高质量组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心抢抓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协调省教育厅在我校设立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动担当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经过认真谋划,确立“五个必须”为指导思想,即必须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必须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必须结合山东省职业教育十七项建设工程、必须充分满足职业院校需求、必须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做支撑。确立“五个一”工作目标,即建设一批优质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品牌培训项目、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骨干培训专家团队、搭建一个高效运转的信息化培训管理平台。为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提升计划实施水平,中心成立了由熟悉职业教育的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专家视导组,对计划实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视导作出绩效评价;制订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通知和规章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承担机构,遴选出62家培训机构,其中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构50家,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6家(有4家为双重资质);打造专业培训团队,在培训机构建立骨干培训专家团队、教学督导员团队、班主任团队,在职业院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管理员团队,并分类分批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中心边实践、边探索,逐步形成了相对科学合理的以“项目研发、需求调研、年度规划、申报评审、合同签订、计划分配、组织实施、视导检查、履约验收、绩效总结”为主要内容的“十步骤”工作流程。共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了全省29137人的培训任务;遴选建设300个名师工作室和400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和优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标提升等项目,执行国家级、省级培训经费近3亿元。同时,中心不断培育品牌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模式,开发了“专业技能分级培训与考核模式”“名师工作室嵌入式培养模式”,成立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智能制造联盟。2017年度项目规划方案被教育部评为“十佳规划方案”;2018年、2020年两次接受教育部评估检查,专家组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山东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工作规范、管理到位、制度健全,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和经验,高质量完成了任务,龙头带动作用成效显著,切实提高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第一资源和智力支持。
加强自身建设,精心打造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作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建单位,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争取资源,着力打造山理工职教师资培训品牌。着力夯实培训基础,基本建立起一支了解国家职教政策、熟悉职教师资发展需求、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专兼职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创新性地建立起了培训督导员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10个培训管理制度;与联想集团、浪潮集团、海尔集团、吉尔集团、东风汽车、四川长虹等2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职教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参与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学院和单位已由“十三五”前的5个扩大到现在的7个。不断开拓培训市场,主动出击积极参与省内外培训项目招标,自2017年以来,先后争取山东、内蒙古、河北、江苏、福建、河南、四川等多省市项目,培训教师3867人,争取培训经费3986万余元。积极争取培训资源,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取得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资质,资源建设取得新成绩。
注重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聚焦培训做研究,挂靠中心的职业教育研究院紧紧围绕“十三五”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新设培训项目开展研究,聚焦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和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等,探索培训模式、研究运行机制、开发制度标准,规范培训行为,使师资培训成为职教研究的基础和平台。深入研究促培训,中心研究制定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和标准》《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管理办法》、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标准及考评体系、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在培训中得到较好应用,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分级培训与考核体系构建与实施,极大促进了培训工作。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分级培训与考核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1项、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1项,牵头成立山东心理学会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20年,中标省教育厅职教师资培训运行与实施研究项目,与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成立产教融合研究中心。职教研究逐步规范,研究成果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