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系统 办公系统
首页  >  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2013:我们追逐梦想
作者 : 范卫波  
来源 : 宣传部  
发布时间 : 2014-01-10
阅读次数 :

  日月如梭,岁月如歌,时光的河流载着我们不知不觉跨入了2014年。回眸2013,全校上下满怀激情,向着强校梦想果敢前行,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学校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4个普通本科专业列入我省本科一批招生;产学研协同创新扎实推进,获得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零的突破;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
  审视2013,我们深信:是梦想给了我们力量,是信念给了我们激情。
  料峭的寒风抵挡不住盎然的春意。3月2日,学校在杏园北楼会议室召开党委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党委书记都光珍指出,2013年,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校长张新义对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新年度的思路和任务。
  3月14日,学校召开2013年工作任务分解部署会,对2013年工作要点作了分解部署,各部门、单位有了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教育教学: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013年,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谓成果丰硕:共获得国际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62项;省特等奖4项、一等奖67项、二等奖118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竞赛等各类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美术与设计师生基本功比赛、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等中也有不俗表现。
  丰硕的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13年,我们紧紧围绕“名校工程建设”,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4月,学校第六次教学工作会议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启动会议隆重召开,启动实施第二期本科教育优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全面启动。7月,首届机械类和经济类创新实验班顺利毕业,相关学院及时总结经验,有针对性改进教学与管理,管理体制逐渐完善。11月,省教育厅在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之间开展“3+2”分段培养学生试点工作,两校合作制定了培养方案,目前培养方案已通过教育厅组织的论证,进入实施阶段。
  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化。12月,学校修订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办法》出台,延长了学习年限,取消了因学业警告休学或退学,改变了课程绩点,免修、免听课程的规定及学分分数更加详细,转专业的相关要求也更加明确……修订后的新规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
  重视课堂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齐头并进,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能力的相互促进和提升。10月,作为第二期本科教育优质工程中“教学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和“实验教学卓越计划”项目立项建设陆续启动,2013年,课堂卓越计划立项104项,实验教学卓越计划精品实验项目立项33项、实验课程10门。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北方工业大学综合工程训练中心等1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通知》,我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零的突破,将进一步强化我校以理工为主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基本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和保障,2013年,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
  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实施专业综合改革,专业建设不断加强。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获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2013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我校“应用化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名列其中。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三个专业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评估中,我校有42个本科专业二级类参加评审,最终,8个专业类(机械类、农业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社会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统计学类、能源动力类)位居全省第1名,27个专业类进入全省前5名。
  教学信息化平台及资源建设不断加强,一批教学资源不断实现互动和共享。在学校主页设置“在线学习”栏目,统一了全校的课程学习网站和教学资源平台;选择我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试点专业为信息化试点的突破口,遴选并立项32门信息化试点课程。1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我校张学义教授主持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葛敬民教授主持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和耿端阳教授主持的《农业机械学》3门课程入选。
  教学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一批高水平教师脱颖而出,年轻教师也日趋成熟。4月,教育部公布了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单,我校沈玉凤、曲国庆、傅忠君三位教授分别入选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李平教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我们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40位青年教师配备了导师,请清华大学及我校专家为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培训,举行了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一位位青年才俊崭露头角。此外,学校还派出46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名校进修助课,派出48名专业骨干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安排4位专业负责人2014年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
  学风建设扎实推进。6月,学校召开学风建设表彰会暨学风建设论坛启动仪式,全面总结第一期学风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启动实施学校第二期学风建设行动计划,系统安排部署今后三年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第二期学风建设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增强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学风建设、以严谨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严格的管理推动学风建设、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风建设等。
  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使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声誉进一步扩大,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我校。2013年,我校共录取普通本专科新生8917人,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超过我校招生计划数,录取最低分数又有较大提高,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生源结构不断优化。
  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我校广大学子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广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就业指导力度,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新建就业实践基地21个,就业工作站6个。我校8939名毕业生中,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8315人,总体就业率为93.99%,就业质量与就业率得到同步提升,圆满实现就业工作目标。
  在本科教育取得丰厚成绩的同时,我校研究生教育也不断增强。
  11月,学校发布《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2014年我校将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涉及3个一级学科12个研究方向。此前,已完成了三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遴选出首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9人。2013年,硕士研究生最终实际录取519人,超出国家计划2人;学位办从379名毕业生中抽取82人进行外送盲审,盲审一次通过率达98%以上。4篇硕士学位论文荣获2013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列同类学校的前列;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实现了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首次荣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各1项;获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1项。
  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日益提高
  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2015年立项建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3]15号),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我校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成为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我校几代人的梦想,是学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获批,是我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绩鼓舞人心。以此为契机,9月,学校隆重召开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深入分析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和更高目标要求,对今后一个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作了部署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协同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3个指导文件,以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提升。
  2013年,我们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继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推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一级学科重点支持计划、理学学科发展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计划扎实推进,各学科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和学科要素建设,学科特色日趋凸现。
  我们继续强化培养和引进,提高学术团队建设水平。我们继续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着力提高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注重创新团队建设。3月,山东省201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公布,王相友教授位列其中;5月,2012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结果揭晓,高松教授、陈善峰副教授获此殊荣;9月,高松教授、任传波教授、易维明教授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首席专家。10月,理学院教师秦华获国际埃尼奖候选提名;理学院青年教师孙玉萍博士以第一作者、我校作为第一单位,在世界最权威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上发表论文,物理学科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2013年,我校引进特聘教授2名,新增博士68人,其中引进博士44名,学成归来博士24名,
  我们继续强化政策引导,突出科研工作重点地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工作不断加强,再次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这是继2006年以来我校第七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两成果分获经济学组、文学语言类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还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科研立项成果突出:科学技术方面,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973项目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8项;社会科学方面,8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2013年,全校共邀请外来学者、专家作学术报告31场次,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带给我校师生最新的学术“美食”,各学院组织博士、教授等人员作学术报告交流154场次,开阔了学术视野,浓厚了学术氛围。
  我们继续加强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享。2月,山东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同意组建山东省铝合金压铸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批复》的通知,我校申报的“山东省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乐陵市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山东省马铃薯生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新增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月,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绩效考评结束,我校获得先进单位一等奖,连续7年获得佳绩。2013年,我们共与企业合作申报淄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与企业联合建立各类研究机构(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11所,这些科研创新平台对加强学校学科建设,推动行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服务社会:能力增强 合作双赢
  高校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全面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013年,我们继续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继续做好各类培养、培训工作,提高培养培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6月,2013届新疆“特培生”毕业典礼举行,108名新疆“特培生”顺利完成学业,投身到新疆的教育事业中。7月,为期一个月的2013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开班,近200人分别接受了5个专业的培训。
  我们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重大项目合作上取得突破:与潍坊金丝达印染有限公司、济南太湖电缆有限公司、山东昌宁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各签订了合同额为1000万元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同时,继续加强与全省各地市政府和科技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大我校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宣传力度,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平台。2013年,我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协议)220项,合同额达6300余万元,横向经费到款额2907万元。
  2013年度我校共申请429项职务发明,其中发明专利355项,增长115%;有192项专利获得授权,增长30%,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增长73.3%,实用新型42项。加快这些科技成果的转让也是直接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经过积极努力,我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转让。10月,2013年度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评审工作结束,我校荣获“科技金桥奖先进集体奖”,以表彰我校在培育技术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我省产业调整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山东高校仅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我校获此殊荣。
  文化传承与创新:高雅和谐 再谱华章
  文化传承和创新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也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2013年,我们继续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化精品,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我们继续传承团结一心、关爱奉献的和谐文化,校园洋溢着温暖的正能量。1月,“爱心车票”发放仪式举行,全校2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领取了回家车票,在严寒中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暖暖爱心。4月,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广大学生在大学生艺术广场聚集,为雅安人民祈福。6月,“同心·光彩助学行动”捐助仪式举行,我校50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受到了资助。9月,庆祝教师节颁奖晚会举行,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为广大教师送去了节日祝福、深情感谢。11月,党员干部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启动,433名党员教师和党员干部分别与4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成了对子,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2月,我校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金福临同学,收到了带着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一片深情的爱心捐款,爱的暖流在严冬里温情涌动。
  我们继续培育精品文化品牌,多彩的文艺活动精彩缤纷。4月至11月,以“凝聚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精彩上演,创新创意类、文化艺术类、阳光体育节、学院特色文化节和缤纷社团节五大板块节目陆续推出。10月,“齐鲁大讲坛·山东理工大学分坛”在我校揭牌,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齐鲁大讲坛设在我校充分体现了学校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氛围,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向更高层次发展。10月,随着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鹿乡女人》在大学生艺术中心落幕,我校圆满完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化奖”展演任务,共承担3个院团6场演出任务,得到了省市组委会以及学校领导、观众的一致好评。11月,“稷下艺韵——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专场演出走进我校,淄博市京剧院的表演艺术家们为我校师生奉献了精美的国粹艺术盛宴。
  我们继续做好各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扎实做好学生奖惩工作。评选表彰了山东理工大学第十届十佳大学生、445名省级优秀毕业生、488名校级优秀毕业生、34名省级优秀学生、17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9个省级优秀班集体、3381名校级三好学生、2108名优秀学生干部、67个先进班集体。
  积极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完成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共为12342名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436.18万元;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设立奖助学金23项,奖助学生442人;稳步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共为4488人办理助学贷款,为213名服兵役学生完成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资助;设立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1835个,安排阳光家教及阳光用工6000余人次。
  悉心做好学生事务服务工作。优化一站式事务办理平台,全年共有10万多人次的学生到事务中心大厅办理各类事项;深度开展“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活动31场;服务学生学习与发展,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邀请48位校内名师、14位外教、158位优秀学生担任嘉宾,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00余场,1万多人次的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受益。
  稳步推进学生公寓工作。基于虚拟电子社区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正在研发之中,致力于不断提升公寓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成功举办学生公寓优质服务月、第十二届公寓文化节和公寓安全月品牌活动,文明宿舍和优良学风宿舍创建等举措优化了和谐公寓的氛围。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统领全局 服务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驾护航。2013年,我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发挥统领全局、服务发展的作用,为学校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动力支持。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要求,是推进学校提升内涵、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活动由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环节组成,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前期广泛调研、周密部署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7月26日,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对全校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9月16日至17日,分别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建议。9月25日,学校部署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工作;11月9日至17日,校党委常委班子、各基层党组织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相继召开,生活会准备工作充分,查摆问题深入,剖析触及灵魂,开展批评积极,整改措施具体。活动期间,各职能部门、学院,注重边查边改,积极解决突出问题,着力修订完善制度,取得了明显实效。
  我们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党总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组织学习,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为重点,将其精神转化为学校改革的指南、发展的动力。先后邀请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张友谊教授、中南大学副校长黄健柏教授等来校作专场报告,使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11月,校党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我们继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12月,学校第四次处级干部换届工作启动,本次换届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等六项原则,以优化班子结构、促进干部交流、增强队伍活力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鲜明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公开公正、规范有序地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充分调动起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们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3月,校党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包括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效能、加强会议管理、精简文件简报、改进新闻宣传、严格出访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带头廉洁自律、加强监督检查9个方面,推动了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中秋节、元旦等中国传统节日临近之际,学校纪委监察处发出通知,要求纠正不正之风,严查公款消费等违规现象,推动了我校风正气清的廉政风气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继续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挥典型引路,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注重培育,扎实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两篇论文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二等奖;两项目获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立项;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7项。校内各新闻媒体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内舆论环境。校报多篇作品获得全国、省高校好新闻一、二等奖;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刊播新闻36条,上新闻提要23条;网络部全年共向教育厅网站报送信息308条,被采用108条,位居全省高校第二位。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上发稿220余篇次;连续四年获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山东高校十佳新闻奖”,《思政课开在田野里》获得“2011~2012年度山东教育新闻二等奖”。
  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梦想在指引着我们前行,尽管前方会有挑战和坎坷,但“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只要心中有梦,就一定会迎来美好未来!

编辑:责任编辑 : 编审: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