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2008年博士毕业后她来到我校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任课教师;因为热爱教育这份事业,2010年前后家庭遭遇变故的那段日子里,她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却留下了一辈子难以弥补的一份遗憾;因为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那份成就感和满足,她一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她,就是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师齐晓霓。
潜心付出为事业
作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一名专业教师,她先后承担过《内燃机设计》、《专业英语》、《传热学》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初登讲台时,她丝毫摸不着门道,单说备课就很辛苦,备好一堂课需要一周的时间。课后在跟爱人也是同事郭前建讨论时,她发现了问题所在——缺乏跟学生的主动交流,于是她便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学生聊天,电子邮件、QQ聊天、短信、微信、电话、课下时间、食堂就餐时间,校园里的许多角落都留下了她和学生在一起的身影。渐渐地,学生会主动告诉她没听懂的地方,在让学生敞开心扉的同时也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如今虽然课已上过多遍,知识讲授也已驾轻就熟,但她却丝毫不敢懈怠,经常在课件中添加一些最新素材。正是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促使她对每次课都精心准备,用心制作课件,仔细研究授课方式。
《传热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同时又难于理解和记忆的课程。学生学习时或许不觉得有多难,但处理具体问题时就会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在教学实践中,她发现用中学时学过的能量守恒原理解决传热学计算问题,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于是她就将能量守恒的思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各章节中定律的理解和连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面对抽象的基本原理、难记的公式推导,单用PPT课件演示是不行的,学生印象不深,也无法真正领会推导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学、更愿意学,她就把每一个公式、符号是怎么来的,该如何应用,与生活实际又有哪些差别一一耐心讲给学生。在传热学双语教学中,一些“985”高校尝试用双语讲专业基础课,但她认为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并不适用,因为本就难度高的课程再用双语讲学生更难理解。于是,她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项目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将传热学和专业英语结合起来,每章小结用英语进行,一般用时5至10分钟。通过她精心设计和讲授,学生既能听懂学会,又突出了双语特色。
不断的教学实践让她深深体会到,“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夏天笔记本电脑为什么经常死机?如何解决?”“冰箱中是否温度高的物体反而冷却得更快?”……为了使枯燥的专业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她常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她会穿插动画或视频,以便学生接受起来更形象、更直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大作业的形式,学生在选题上发挥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主动思考,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教授的基本内容,还自发引入其他课程或参考资料中的信息并将其加工消化,从而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在她潜心付出的同时,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2012年入选学校“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山东省重点学科公派出国进修计划”,2012、2013年连续两次获得教学质量奖,2013年获得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优秀教师”称号。
倾心付出为学生
没有课及其他任务的时候,齐晓霓都会待在办公室里,随时接待前来寻求指导的学生。学业中的困惑,考研中的难题,就业中的迷茫,有的甚至是专业外的知识……同学们常常带着各种问题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采访过程中,恰逢两名大一学生来找她,原来他们想申请提前进实验室却苦于不了解申请程序,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从大三才开始进实验室。他们在大学生事务中心听了齐晓霓做指导老师的演讲,正好专业对口就专门跑来咨询,齐老师随即就他们的疑问一一给予解答;
2007级学生温亚林,现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当时初试通过后,同样毕业于上海交大的齐晓霓就主动帮她联系导师,读研期间每次回来,她都会联系并看望齐老师,聊聊自己的近况,听听老师的建议;
2013级研究生张忠良上本科时就是齐晓霓的学生,有时和在211、985高校读研的同学交流起来,他会自豪地说:“也许我们的硬件条件比不上,但我更喜欢齐老师的授课模式,她会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她会在课前布置任务发挥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她会经常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并提出建议……”所以,直到现在,每当学业上有疑问、生活中有困难时,他都会习惯性地来找齐老师。
“和学生做朋友,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鼓励,有的可能影响他一辈子,尤其是在他困难、迷茫的时候。”简单的话语中透出的是她对学生的那份深深的关切。
2009年她怀孕7个月时,发现有几个学生很少来上课,课后了解到他们在宿舍打游戏,就拖着笨重的身子去宿舍找他们谈心,当学生看到挺着大肚的她出现在宿舍门口的时候,被深深地感动了,之后那几个学生再也没逃过她的课,不但顺利毕业,其中一个还考上了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一名家庭困难的大三学生突患脑溢血,她和系里的其他老师马上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现在学生已能自理,正在休学;她爱人的一个学生由于家里比较穷,没有自行车,她就把自己暂时不用的自行车送给了他,学生一直心存感激……
尽心付出为家人
孝敬父母本是作为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齐晓霓在这一点上却留下了一生的遗憾。2009年,她在怀孕8个月时,得到了母亲肺癌晚期的噩耗。2010年,她一边抚育幼子,一边照顾病人,直至2011年母亲病故。在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她甚至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每当说起这些,她总是禁不住泪流满面。
在尽心照顾家人的同时,她也尽情享受着来自家庭的快乐与温馨。她和爱人同在我校工作,虽然不在一个学院,专业也不一样,但他们一直在相互交流、切磋中共同成长、进步、提高:学校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时,他们两个都参加,事先在家里经常进行两个人的比赛,互相给对方提意见,结果是都认为自己讲得好;申请课题、项目写申请书时,也是互相提意见,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更多时候,他们会经常一起探讨怎么和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更喜欢自己,怎么讲授相对枯燥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更感兴趣……
如今的她,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而且当作为妻子、母亲、专业教师等多重角色集于一身时,注定要付出更多。
夏日的夜晚,微风拂面,一家三口漫步在景色怡人的校园里,身边不时有学生经过,当一声声“老师好”飘至耳边时,她心里充盈的是快乐与自豪,是满满的幸福,因为这是她一直引以为豪的最美妙的称呼,最动听的问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