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9月8日教师节颁奖晚会上,校党委书记吕传毅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贺的同时,对全校一线教师提出了“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的十二字要求。9月14日下午,吕传毅在出席学校新学期第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沙龙时,对十二字要求作了深入阐释。
信息化教学设计沙龙在4号教学楼103教室举行,第四批信息化试点、课程综合改革、通识教育核心课等项目负责人参加沙龙。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李震梅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岳松老师相继作了交流报告,介绍了从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在认真听取了交流报告后,吕传毅作了讲话,他说,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广大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辛勤劳动、甘于奉献,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吕传毅强调,学校作为育人机构,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初心,我们要牢记这个初心,砥砺前行。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校广大教师要全力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就是要将育人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育人就是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施加良好影响,广大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其中,育人环境也要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对全校一线教师提出的“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十二字要求,吕传毅在讲话中作了深入阐述。
关于“爱学生”,他指出,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成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他对三千弟子充满了伟大的爱。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后,孔子极为悲恸,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这体现了孔子对学生深沉的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不光要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对社会、对他人也要有仁爱之心。学校一线教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好老师标准,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要有真情,不能虚情假意;要有耐心,百教不厌,百问不烦;要有投入,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工作。
关于“有学问”,他指出,学问既包含“学”,也包含“问”。所谓“学”,就是不断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做到入脑入心;所谓“问”,就是要研究探索,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因此,大家要在深入理解把握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加深自己的知识功底,最终反哺教学。
关于“会传授”,他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将“道”“业”“惑”进行“传”“授”“解”。“道”,就是真理、规律;“业”,就是学业、知识;“惑”,就是疑惑、难题。因此,仅有学问不行,还要会传道授业,解惑释疑,这也是高校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很大不同之处。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掌握各种技巧,真正把自己学问的“一潭水”并且是“源头活水”浇灌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之中,流入学生头脑。
关于“做榜样”,他指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不能光说不做。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做比说更重要。学生可能会接受一个水平不高的老师,但是很难接受一个做人虚假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榜样,这是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本质要求。教师还要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在三尺讲台上不能乱讲,而要让每门课都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因为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有方向性和政治性要求的。
吕传毅强调,大学精神,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真”。大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求真、传真、用真来展开的。求真就是探求真知,研究科学;传真就是把真知传授给学生;用真就是用我们掌握的学问为社会服务。这也就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因此,大家要在求真、传真、用真上下功夫。
吕传毅表示,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不能变,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工作来开展。学校将全力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关链接
“关键少数”如何发挥关键作用?吕传毅四句话振聋发聩
吕传毅对全校领导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提出十五字要求
校党委书记吕传毅解读“五有”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