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早在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就开始尝试举办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计划比赛;国家层面上,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于2012年将其调整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国创计划”)。调整后的“国创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指的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指的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模拟进行的一系列创业训练活动;创业实践项目指的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实际开展的创业实践。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号召,纷纷将“国创计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逐渐从部分高校自发开展的课外活动,演变为一项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各方资源投入和学生参与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对“国创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投入和训练目标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今“国创计划”实施已超过10年,对照《通知》要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如何?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区域高校之间创新创业训练的发展是否均衡?“国创计划”项目有何特征?针对上述3个问题,本研究对“国创计划”项目数据信息(2012—2017年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二、研究设计
通过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国创计划”项目名单获取数据,为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试验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国创计划”为检索词在教育部官网上进行检索,获取2012—2017年“国创计划”项目信息共计177042条。项目信息包括项目获得者所在高校的省份、学校名称、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姓名与学号、参与学生人数、指导教师姓名与职称、项目经费、项目所属一级学科以及100字以内的项目简介。
根据研究问题与数据特点,本研究构建了“组织实施情况”“经费投入情况”和“项目主题与特点”三个分析单元。通过对2012—2017年“国创计划”项目信息按照学科类型、高校类型、高校所在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对照文献和质性访谈结果,研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经费投入情况。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借助基于中文分词的词频统计、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文本分类等方法,以直观展示“国创计划”项目的主题分布,并初步探究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特点。此外,借助Python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编码和量化统计,为处理类似教育大数据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三、“国创计划”组织实施情况
(一)“国创计划”项目及参与学生分布
2012—2017年“国创计划”项目共立项177042个,基本呈递增趋势;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48720个,占84.00%,创业训练项目20257个,占4.56%,创业实践项目8065个,占11.44%。与之相对应,6年间先后有711417人次的本科生参与“国创计划”项目,平均每个项目4人。但是,也应注意到“国创计划”项目以创新训练项目为主,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相对较少,这也反映了我国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关注创新教育较多、关注创业教育和创意产生较少的问题。对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和能力的个人,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我国教育界对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相对狭隘,普遍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创办企业的创业者,仅面向少数兼具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创业训练受益面偏窄。
(二)项目所属学科类型分布
参照相关文献,根据项目信息中的“项目所属一级学科”,依次分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人文(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6个学科类型。统计结果显示,2014—2015年参与“国创计划”项目的学生所属学科已经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以工学类居多,所占比重为43.85%,而在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类别中,社会科学类占比均超过四成。(见图1)
由此,理工科学生是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主要参与者,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毕竟,理工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专业点和在校生人数均占四成以上,学科差异性也使得理工科专业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机会也更多。而一项基于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科学类学生社会责任态度和创业意识倾向显著强于理工科类学生,更愿意参与创业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参与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比例较高的原因。
(三)项目所属高校类型分布
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根据项目信息中的“高校名称”,将全部高校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部属高校和普通地方高校四类。据统计,2012—2017年,“国创计划”容纳高校数量由511所增长至988所。2017年四类高校参与“国创计划”的学校数量分别占各自类型学校总数的100.00%、91.84%、89.66%和77.72%;四类高校的校均立项数分别为166个、74个、63个和25个。
值得关注的是,地方高校在“国创计划”项目尤其创业类别上发展迅猛。据统计,普通地方高校立项数占项目总数的比例从2012年的37.55%增长到2017年的57.52%。具体来看,普通地方高校在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中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62.10%和76.75%。(见图2)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人员的访谈解释了这一现象:相较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失败的机会成本更低,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同时这些学生的创业项目实操性较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更为紧密。
(四)项目所属高校地域分布
参照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则,根据项目信息中的“高校名称”和“省份”,将高校所在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统计显示,“国创计划”项目所属高校地域分布相当不均衡。与我国“东强西弱”的高等教育布局相对应,以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和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是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中心”,立项数占总数的近一半;而众多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则处于“边缘”地位,它们可能在各自所在区域或省份内是双创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就全国范围而言,由于经济、政策、地缘等原因,它们与“中心”机构间的差距较大。据统计,6年间北京共立项23246个,相当于河南、重庆等14省之和(23381个)。
绝对数是衡量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区域层面差异的一个方面,但同时也需要关注相对数。以2017年为例,“国创计划”项目参与人数最多的3个省份依次是北京(13605)、山东(13121)和安徽(12239),最少的3个省份依次是青海(32)、内蒙古(214)和西藏(433);考虑到各省市本科生数的巨大差异,我们将“国创计划”项目参与人数除以该省市本科二年级学生数量来考量学生参与覆盖面——这一比例最大的3个省份依次是北京(10.65%)、安徽(7.63%)和西藏(7.23%),最小的3个省份依次是内蒙古(0.34%)、青海(0.35%)和山西(0.48%)。从区域来看,学生参与覆盖面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4.24%)、东部(3.97%)、西部(3.54%)和中部(2.70%)。
此外,相较于创新训练项目,中西部地区高校在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中占比更大。(见图3)相关研究也表明,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对于创业的艰苦性和风险性认知较为充分,更愿意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规避风险,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学生更渴望通过参与创业训练和实践来改变当下的生活状况,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四、“国创计划”经费投入情况
(一)“国创计划”项目经费总数和平均值
本研究只对“国创计划”项目2012—2016年的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这5年间项目总投入平均增长缓慢(0.28%),远低于项目数量的增长均速(2.34%)。5年来中央、地方教育主管单位以及各高校共投入25.93亿元用于支持“国创计划”的实施,平均每个项目获1.84万元的支持,其中财政拨款占52.17%,学校配套经费占47.83%;平均每个创业实践项目获3.37万元经费。对比教育部《通知》中要求的每个“国创计划”项目予以2万元经费支持、每个创业实践项目予以10万元经费支持、相关项目经费按财政拨款与学校配套1:1比例执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投入尤其是学校配套经费不足,创业实践项目经费远低于预期标准。
就单个“国创计划”项目而言,财政拨款最高的是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的创业实践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O2O品质生活联盟社区》(总经费100万元,其中财政支持5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最高的是2014年武汉商学院的创业训练项目《“停这儿”武汉停车指南APP开发与应用》(总经费100万元,其中学校支持9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有362个项目未获得政府财政和校方的资金支持,其中项目类型以创新训练项目为主(263个),高校类型以普通地方高校为主(284个),高校所在省份以山东居多(146个)。
(二)项目经费配置的学科差异不明显
由2014—2015年“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平均值的分学科类型统计情况可知,六个学科类型之间项目经费平均值分布较为均匀。方差分析显示,工学和农学项目经费多于理学、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四个学科类型的项目,工学与农学之间以及后四个学科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据了解,我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尚未形成针对不同学科的分类资助体系,且不区分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分配机制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部分优质项目往往科技含量较高、前沿创新性较强,但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项目难以按照原计划实施;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如软件仿真、社会调研等并不需要大量资金即可完成,但仍获得了相同的经费支持,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出现的学生通过收集发票来套现项目经费的现象。这种“一刀切”的项目经费划拨机制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打击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
(三)“双一流”建设高校项目经费明显偏高
本研究将2012—2016年“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平均值按所在高校的类型进行分类统计。(见表1)由方差分析可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项目经费平均值尤其是学校配套部分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高于其它高校。
在对“国创计划”项目信息展开深入分析后,本研究发现,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在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计划专项基金,加大校拨经费投入力度甚至承担全部经费,有力地推动了“国创计划”项目顺利培育与孵化,形成了浓厚的参与氛围。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请校级创新创业计划,获得至少1万元的经费支持,一旦学生的项目获了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相关资助,该校还将按1:1甚至更高的比例进行配套。以“攀登计划”为例,即便学生申报的项目未获得广东省的资助,南方科技大学也将给予1~2万元资金支持。
调研还发现,我国尚缺乏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般“国创计划”项目名额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自上而下地分配至指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局限于这些高校。在这种名额分配的管理模式下,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易受资金、平台和师资制约,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需求,而具有优质资源的顶级研究型大学则可能错失吸引有创新创业天赋的生源的机会,资源匹配效率不高。
(四)项目经费区域分布不均衡
以2012—2016年“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平均值为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区域高校的经费投入情况的差异,发现区域层面项目经费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F=82.20,p< .001);scheffe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东部显著高于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西部又显著高于中部和东北,中部和东北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情况较好,西部地区情况一般,中部和东北地区项目经费投入尤其不足,面临着“凹地”困境。
此外,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省份之间发展也较为不平衡。“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平均值最高的3个省份依次是贵州(2.21万元)、内蒙古(2.07万元)和云南(2.06万元),最低的3个省份依次是青海(0.47万元)、西藏(1.26万元)和广西(1.33万元)。对照《通知》中的要求,全国31个省份中仅9个省份“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平均值达到了2万元的预期水平,财政拨款多于学校配套经费的省份有12个,学校配套经费多于财政拨款的省份有7个,其余12个省份基本遵循1:1的比例予以经费支持。
五、“国创计划”项目主题与特点分析
(一)“国创计划”项目主题分析
为了解“国创计划”项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本研究利用Python对项目信息中“项目名称”进行基于中文分词(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的词频统计,并在计算机处理的基础上人工进行了同义词合并,分别获取了三类项目出现频次前30位的主题词。(见表2)
本研究将创新训练项目的主题词归纳为三类:基础研究类(如检测、实验、基因、细胞和分子等)、应用研究类(如应用、材料、纳米、机器人和传感器等)和社会调研类(如调查、文化、农村、城市和社会等);同时将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主题词也归纳为三类:科技创新类(如互联网、科技、智能、环保和3D等)、文化产业类(如工作室、文化创意、传媒、教育培训和公益等)和生活服务类(如校园服务、社区、O2O、电子商务和快递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题较为集中,对项目可行性的侧重高于创新性,较少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二)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探究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特点,本研究借助Python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文本分类器,通过文本预处理、特征选择与抽取、分类器训练和分类结果评估等环节,基于“国创计划”项目信息中的“100字以内的项目简介”,将28322个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划分为科技型创业、技能型创业和服务型创业三类。其中“科技型创业”指学生基于科技创新成果从事的创业,致力于改变业态,如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等;“技能型创业”指学生基于专业技能服务区域或群体的创业,如开办宠物医院、小型设计公司等;而“服务型创业”所需技术含量和进入门槛较低,在于学生有吃苦耐劳精神,也可以称为生存型创业,如快递、特色餐饮企业等。
短文本分类的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型创业、技能型创业和服务型创业的比例依次是38.83%、53.27%和8.35%。由此可知,我国高校创业活动的科技含量仍有待提高,与《通知》中的“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类型的创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国家“双创”所需要的,但基于不同类型的创业导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如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成果较多,其创业教育应着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鼓励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科研创新成果相结合从而进行创新驱动型创业;而诸多地方大学则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些学生的创业项目不一定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但要能结合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强调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六、结论、原因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根据对“国创计划”项目信息的计量分析,结合实地调研与前人研究,可以总结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具有以下特征: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资源投入和学生参与规模不断扩大;②“国创计划”项目以理工科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双一流”高校为核心力量,以东部地区为主要阵地;③相较而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地方高校和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参与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积极性更高。
虽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应注意“国创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①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关注创新教育较多,创业训练受益面偏窄;②“国创计划”项目经费投入尤其是学校配套经费低于预期,资金投入增长速度低于项目数量增速,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③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区域、同一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创新创业项目配置较为不平衡,“双一流”建设高校、沿海发达地区高校发展较好,地方高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较差;④尚缺乏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受资源制约,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需求;⑤尚未形成针对不同学科的分类资助体系,且不区分重点和一般项目,项目经费分配机制有待完善;⑥“国创计划”项目主题较集中,项目创新性有待提高,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科技含量不足。
(二)主要原因分析
1. 缺乏精细化管理和指导体系使得项目指导和资助缺乏区分度。高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有待落到实处),对项目的管理一刀切,缺乏精细化管理体系和指导体系,缺乏对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的激励机制,管理人员人力不足、缺乏培训、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创业指导教师缺乏或水平参差等因素,都导致多数高校没有根据训练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项目资助。
2. 项目经费来源单一导致多数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短缺。从资源投入总量来看,“国创计划”项目经费增速远低于项目数量增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投入不足,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受资源短缺的制约,难以兼顾参与规模和训练水平,训练质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从经费来源构成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基本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相当多数高校不能按照教育部《通知》中的要求为“国创计划”提供配套经费,很少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尚未形成立体化、多元参与、多方协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3.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和经费配置方式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与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和按高校类别和省配置资源的制度相对应,我国创新创业资源集中于北京、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型大学,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资源较为薄弱,区域、校际之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极不协调。这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尤其是创业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但由于缺乏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资源匹配效率不高,相当多数学生获取不到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三)对策建议
为确保“国创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本研究建议从支持力度、结构体系和开放平台三个维度来优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1. 提高重视,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其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投入,尤其是相关高校要落实《通知》中“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自筹经费配套”的要求,多方筹集经费,扩大学生参与规模,营造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校园氛围。其二,要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其它形式的支持,通过政府、产业界、科研院所、基金会和高校的协同合作,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训练支持体系,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 优化结构,完善分类指导与资助体系。教育主管单位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高校开展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教育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分类指导服务体系,合理地规划训练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激励机制。对于顶尖研究型大学,要围绕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创新创业生态链,鼓励学生从事前沿性交叉性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驱动型创业;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设计更加多样化、低门槛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的多元与互补。此外,还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分类资助。
3. 引强扶弱,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内容,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拔尖人才扶持固然重要,但广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地方高校亦不可忽视。因此在扩大项目总量的同时,还应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资源配置上向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避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成为“富人俱乐部”,以推动区域、校际之间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发展。为解决“国创计划”项目经费不足以及现有项目管理机制下资源匹配效率较低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可与各方力量合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和吸引更多有创新创业天赋的学生。为此,不仅要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交流机制,借助平台的力量组织相关会议、沙龙和比赛等活动,还应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高校、沿海发达地区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放科研设备和实践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支持开放式训练项目,吸引区域内、全国甚至海外的学生参与暑期创新创业训练。
(刘继安,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众,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