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综合改革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聚焦“三个融合” 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 来源:教育部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10 阅读次数:

上海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的重要论述,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优势,依托“致远荣誉计划”创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打造“专通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是建设荣誉课程体系。以“更难、更高、更深、更宽”为导向,遴选建设57门致远荣誉课程,夯实学科基础,以点带面辐射全校各专业课程建设,为各学科课程高质量建设做出标杆引领。二是构建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涵盖物质科学、数据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四大学科知识结构群的基础与通识课程体系,根据拔尖学生特点,统筹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秉持“量体裁衣,打造精品”理念,开设19门文理渗透的通识课,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高素质人才。出版通识教育学生成果汇编集——《雏凤清声:“学术写作与规范”作品集》《自然之重:“生命科学发展史”读思录》。三是丰富研究课程体系。创设9个以诺贝尔奖经典实验及前沿研究为蓝本的探索实验单元,采用导师“一带三”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本科一年级阶段便有机会以学术伙伴的身份开展创新实践。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等150余位杰出科学家开设高级研修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实现由被动学习知识向主动探索问题转变。充分发挥交大传统的工科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领域组建“光化学能源”“动力装备与工业大数据”“细胞力学前沿”等15个交叉创新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营造“多元融合”的交流环境。一是深化交流机制。创建致远Fellow激励制度,组织学术造诣深厚的教师投身于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以大师的真知灼见和深邃思想带给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建立顾问导师制,定期组织Chalktalk、做客ZIRC、大型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在全校范围推动高层次教授与学生间的交流,激励优秀本科生挑战自主科研。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分别担任计算机科学方向、化学方向、物理方向首席教授。二是打通交流渠道。建立与张江高等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等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组织讲座、参观、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大科学时代的有组织科研,坚定学术理想;通过与国际顶尖高校的深入合作,80%以上致远本科生拥有至少1次的境外科研实习、国际学术会议等经历。三是拓展交流媒介。举办2022“拔尖计划2.0”生物医学化学交叉学科国际暑期学校、2023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成长伙伴”计算机科学国际暑期学校,通过前沿课程、学术报告等活动为拔尖学生创造接触科学前沿的机会,构建与大师深度交流、结交志同道合学术伙伴的国际化平台。面向拔尖计划实施高校牵头建设全国线上书院,组织线上讨论班、组建线上导师队伍、汇聚基础学科优质资源,打造基础学科师生学习科研的虚拟共同体。

建立“创新融合”的探索平台。一是为学生打造创新空间。打造集能源材料、量子通信与计算、生物分子探测、数据科学与技术四个平台为核心的交叉创新平台——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联合全校范围内的卫星实验室形成相互协作的格局,营造多学科交叉科研环境,支撑本科生科研团队在不同层次完成科研创新项目。中心实验室配300余套高端仪器,提供一对一操作指导,夯实本科生科研基础;依托全校57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和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丰富支撑本科生科研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创新实践平台。二是鼓励学生科研攻关。以高水平竞赛为挑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加强专业学习,参与学科竞赛,并形成传帮带机制,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学生获国家级及以上奖项逾千人次,研究成果获U21全球创新挑战赛最高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教育部拔尖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特等奖等。三是引导学生勇攀高峰。鼓励学生在本科期间自主开展高水平研究,设立“致远未来学者项目”,选题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配备一流学术导师,邀请全球专家多轮评审指导。近年来,学校学生在Science、PRL、JACS等权威期刊或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60余篇,7个本科生自主科研项目入选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