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化战略分析
作者:邱雯婕 来源:煤炭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20 阅读次数:

欧洲中世纪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已逐步显现,学者们利用拉丁语的普及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成为“知识无疆界”这一古老传统的雏形,并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传承发展中的历史起源。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展现出发展态势。围绕着教师、学生、专业人员流动、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和课程内容改革等多方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态势日渐增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把高等教育纳入服务领域。今天,无论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国家,还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美洲、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从2014年开始增加“全球最国际化大学”单项排名。排名的方法是将总排名中的四大排名标准之一的国际视野单列,依据留学生比例、国际员工比例、国际合作比例,以及2017年新增加的国际学术声誉排名,评选出全球150所最国际化的大学。2017年榜单的桂冠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摘得。

这所位于欧洲中部瑞士地区的高等学府始创于1855年,是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先后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等2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虽然从国土和人口来看,瑞士是一个小国,国语并非英语,但其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化程度令人瞩目。不仅拥有“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行榜榜首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还有第二名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以及第十五名的苏黎世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学府。当前,国内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域外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瑞士高等教育经验的研究甚少,因而本文旨在通过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化经验的介绍与分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基础

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主题的研究,国外学者除了对相关实践经验进行探索总结外,还积极构建理论框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加拿大学者简·奈特(J.Knigh)便是其中的代表,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应真正融入、内化到大学的价值观中,提出了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六阶段理论。为更好地指导高校国际化战略研究,简·奈特对高校国际化战略策略进行分类,分为项目策略和组织策略两大类(见图1)。这个模型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境,本文根据研究实际对具体的研究维度做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调整。在项目策略部分,整合为学术项目和外部研究与学术合作两大维度考量;在组织策略部分,对管理运行维度、综合服务、人力资源三方面进行考量。

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化战略背景

1.全球化与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全球公民成为一种趋势,国际化纷纷被各大高校纳入人才培养理念。欧洲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欧洲煤钢联盟”以来,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整体提升竞争力是大势所趋,因而各国在各领域积极开展密切合作。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明确提出了欧洲地区高等教育区域目标,“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在“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下欧洲地区的学者、学生的流动更加频繁与便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氛围愈加浓厚。瑞士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国之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国际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国际学生的跨国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2.瑞士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

瑞士属于联邦制国家,立法权在联邦,行政管理权在各州,联邦不设教育部,由各州自行管理,因而各州都有不同的教育制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属联邦直接管理的两所高校之一。瑞士联邦宪法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平等,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与各州的教育自治均衡发展,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国际化道路。此外,受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瑞士作为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要求各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课程需提供英文授课,以便让英语水平过关的留学生来此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际化的理念。

3.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发展理念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认识到学校“位于欧洲的心脏,却与世界各地相连”,这不仅是从地理位置角度来定义,更是基于学校自身希望将发展置身于世界之中,将全球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视为己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深刻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国的大学,只有建立国际联系,招募全球的学术研究人员,提升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因而近些年来不断深化自己的国际化理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促使国际化融入到大学的发展。

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化战略项目策略

1.学术项目

(1)国际学生。国际学生的数量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最新统计数据可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有学生19233名,其中38%为国际学生。其学生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际生主要来自欧洲地区,约占学生总数的26.17%,而来自非洲地区和大洋洲地区的学生每年均只有几十位。本科生阶段的国际学生主要来自欧洲,来自欧洲之外的学生不足百人。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来源更加多元化,亚洲是除欧洲外的第二大生源地,每年赴读学生有将近1000人,约占硕博学生总人数的9.19%.

(2)课程国际化。瑞士的官方语言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四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本科项目授课语言多为德语授课。但在“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对硕士生项目进行了改革,在所提供的43个硕士学位项目中,有37个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3个项目为英语和德语授课,仅有3个项目为全德语授课。

(3)学生流动项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交流项目遍布全球,现今约有150个合作伙伴大学。针对学生的海外学习项目主要分为三类:交换项目、研究项目、暑期学校。交换项目中的瑞士移动项目合作的学校是法语或意大利语流行地区,旨在让学生更顺利的适应交流区文化。为促进和落实“波罗尼亚进程”,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伊拉斯谟项目计划,通过建立100个跨大学的“欧洲硕士专业点”,提供近上万个奖学金、访问学者名额的方法,吸引更多外国教师和学生在欧洲的大学学习,加强欧盟成员国大学之间的学术联系,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由于瑞士与欧盟关于该计划并未达成共识,因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其伙伴学校将在瑞士—欧洲移动项目的框架下展开。此外,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或研究中需要到国外交流,学校也予以最大限度地支持,设法帮助有需求的学生。

2.外部研究与学术合作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直致力于发展国际合作,希望通过协同的力量增进科研、教学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学校通过搭建国际知识库将教授、部门和学生与世界连接。截止2016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政府等共合作开展研究项目12071个,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与欧洲大学的合作中,约占总合作的43.37%,并与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此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积极加入国际组织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共加入有可为学生提供交流、实习的UNITECH国际、5所欧洲顶尖科技大学组成的IDEA联盟、11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发起的一流大学校长论坛在内的四个联盟。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重视支持在技术、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开展研发合作,支持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启动的新项目或促进合作。当前瑞士与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双边科技合作项目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导进行。

2010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共同建立新加坡-联邦理工学院中心。这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唯—的域外研究中心,加强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能力,为瑞士、新加坡及周边地区所面临的全球挑战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该中心汇集了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主要研究人员,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旨在成为研究生和博士后培训以及创业实践的智慧中心。为了促进思想和专业知识的交流,中心的研究人员积极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与行业和政府机构的积极接触,也有助于研究人员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化战略组织策略

1.管理运行

有关国际化进程中的事务主要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国际办公室负责管理,其主要职责在于促进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国际关系和伙伴关系,并提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国外的知名度。该团队由一名副校长领衔,主管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同时设有全球事业转换部、全球教育事业部、通讯部、项目管理和财政部四大部门。目前团队由1名主管主任、4名部门主管、5名项目经理以及10名职员组成。

同时,学校设有学生交流办公室,旨在成为参加学生交流项目的学生的联络点。其主要负责提供有关学生交流计划的信息和处理申请,为即将到来的交换学生和瑞士政府奖学金持有者提供行政服务。

2.支持服务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另一所大学学习1—2个学期,可以通过参与到学校提供的相关交流项目或是自行联系项目来获取海外学习的体验。在学生交流办公室支持下,每个学院都设有至少1名的交流协调员,负责组织交流项目。这些交流协调员与合作大学的相关院系或教师保持着联系,负责跟进新的交流项目设计、交流协议的签署等工作。正因为他们对于交流项目的了解度,在为准备申请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时,他们往往能给予更加有帮助的意见与建议。

在资金上每位参与交流项目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会获得来自学生交流办公室的奖学金支持,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由财政补助办公室提供的旅费资助,此外学生还可以自行申请交流院校以及相关基金会所提供的奖学金。对于自行联系项目的学生,可申请一般奖学金、欧洲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三类。一般奖学金可以申请财政补助办公室的旅费补助、瑞士政府奖学金、基金会奖学金;欧洲奖学金可以申请IDEA联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主要芬兰、日本、英国、美国所提供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奖学金。

3.人力资源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全职国际教职员工近十年来增长了12%。目前,学校共有全职教职员工9100名,其中约有55.9%为国际员工。这些国际员工中有约有64%来自欧洲地区,尤其是德国籍教职员工占比高达35%。担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教师多为国际员工,而科技、行政等辅助岗位的员工更多来自瑞士本土。在生物工程与科学学院的教职员工中国际教职员工占比高达79%,五大学部的国际教职工占比平均值约为58.5%。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雇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为教职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对于新入职的国际员工,学校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其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并在住房、医疗、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学校的职业中心为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职业咨询帮助。为所有员工提供语言课程,搭建语言学习的课程平台。不仅是鼓励员工增强英语的学习来促进国际交流,同时还鼓励学习其他语言与文化。

五、借鉴启示

1.不是简单增量,而是复杂变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域外交流合作愈加频繁,教师和学生纷纷“走出去”交流学习,高校将国外课程、项目、教师等“引进来”丰富高校国际化内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从数量上来说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但从质量维度来考量的话,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应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绝不仅是将“走出去”和“引进来”在数量上做文章,更应该重视质量。当前的客观现实条件虽还不能像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样支持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国际化交流中,但高校应该积极思考、更新理念,如何充分且高质量利用现有的资源,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有意义的国际化学习体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储备力量。

2.不是一味趋同,而是和而不同

我国的高等教育始于模仿学习他国的经验,虽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强调“中国特色”,但在国际化方面多数高校更多显现出来的是输入的特征,即通过引入优质的国际人才、课程等来促进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可能用短短几十年就走完别人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但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输出与本土情怀的坚守一样不容忽视。我国高校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应有意识地考虑如何用世界“听”的懂的语言来讲述我们的故事,不单是引入西方优质经验,同时也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带向世界。

3.不是精致利己者,而是全球公民

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进入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精英时代有着本质区别,也赋予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深层次的使命。因此,我国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应积极融入全球公民的理念,着眼于全球、全人类发展的共同利益,培育全球公民意识的身份认同,教导全球公民责任的履行,为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2018年第2期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