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策略及效果分析
作者:江小华 ​张蕾 来源:高等教育评论 发布时间:2020-07-03 阅读次数: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高校纷纷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雄厚的资源作为支撑。在本国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许多高校通过国际化发展路径突破了自身资源不足的桎梏,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洛桑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Lausanne,EPFL)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校初建于1853年,1869年成为洛桑大学的工程系。1969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洛桑大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所由瑞士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大学。从1969年正式成立至今,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仅仅用了40年时间便从一所普通的工科学院发展成为一所世界顶尖学府,在2015年的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上的名次分别为第14位和第55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近10余年来发展尤其迅速:2004~2014年,该校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上的名次从第196名跃升至第96名。

作为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发展之初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非常有限,其所在的瑞士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也是十分不利的发展因素。学校领导层深刻认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通过在关键领域获得充足资源来实现快速发展、超越其他顶尖高校。为此,学校确立了“立足本土、扎根欧洲、着眼世界”的愿景,制定了以国际化为主的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资源基础理论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简称RBT)由潘罗斯(Edith Penrose)奠基,并由沃纳菲尔德(Briger Wernerfelt)于1984年正式提出,现已发展成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资源异质性地分布于不同的企业,这些异质性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被称为战略性资源(Strategic Resource),包括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识别、占有和积累战略性资源。资源基础理论指明了战略性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核心思想表现为“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发展战略基本框架。

事实上,资源基础理论不仅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同样适用。大学是资源依赖型机构,优质资源同样是大学竞争力构建的基础。为了营造自身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大学必须以资源为基础,重视战略性资源的获取。

许多学者提过大学的战略性资源,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需的资源。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萨尔米(Jamil Salmi)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才会聚、资源充裕和良好治理三组要素,其中人才包括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资源充裕指大学获得了足够支持优质教学环境和先进科研设施的经费,良好的治理则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杰出领导、追求卓越的文化等。韩国学者Jung Cheol Shin通过对四大全球大学排名上200所大学的实证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在三个方面体现全球竞争力:能够吸引国际知名学者和优秀学生、能够获取充裕教育和科研经费、拥有很高的科研产出和文献引用率。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具备吸引优秀学者和科学家的能力、拥有一流的研究设施和充足的资金。知名学者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卓越的研究、顶尖的教授、学术自由、规范的管理、先进的设施、充足的资金。

可见,高等教育学者普遍认为,以充裕科研经费和先进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物质资本资源、以优秀教师和学生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资源以及以高水平管理、优秀文化和卓越声誉为核心的组织资本资源是高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关键战略性资源。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正是通过国际化战略谋取和积累上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关键资源,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成功范例。

三、大学国际化战略、关键资源积累与竞争优势获得

(一)通过国际化增加物质资本资源

经费资源是与大学竞争力紧密关联的重要资源,只有拥有充足经费资源的大学才可能更好地吸引一流的教师,购置一流的设备,为一流的学生提供资助。一些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就是通过大量资金投入而发展起来的,如麻省理工学院在“二战”期间的崛起、斯坦福大学在“二战”后的飞速发展等都是与美联邦政府资金的大量注入分不开的。因此,经费是大学办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了考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经费资源投入情况,笔者以2007~2012年为时间窗口,搜集了包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内的181所世界500强高校的科研经费并统计其增幅(结果见图1)。2007~2012年,该校年度科研经费从3.56亿美元增长到4.97亿美元,增幅近40%,超过60%的高校。

近年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办学总经费不断增加,其年度经费从2004年的5.56亿瑞士法郎增长到2012年的8.96亿瑞士法郎,增幅达61%。可以发现,虽然联邦政府拨款一直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但联邦政府拨款占总经费的比例逐年下降,2004~2014年从76.3%下降到69.0%(见图2)。

与之相对,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第三方渠道筹措的经费比例逐年增长,其中来自欧盟项目和企业合同的经费增长最为明显(见图3),而从经费的用途来看,这两类经费均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研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基础理论将机构之间的合作视为一种获取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机会。事实上,无论是欧盟项目经费还是企业合同经费,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借用国际优质资源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实现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的重要途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近年来主要通过以下国际化途径实现科研合作。

1.积极争取国际重大合作项目

许多国际项目,如欧盟项目,必须要有多个国家的高校合作才能申请。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与其他国家大学开展密切合作,获得了多个重大项目的资助,如2013年申请获批的“人脑项目”(Human Brain Project,简称HBP),该项目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亨利·马克拉姆(Henry Markram)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开展研究,并且世界各地的120个研究团队共同参与其中,共获得欧盟12亿欧元的经费支持。另据统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近年来获得的欧洲委员会的高级资助项目数量在欧洲高校中位居前列。

2.广泛参与科研基础设施的国际共享

在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能否出大成果,很大程度依赖于是否拥有先进的科研基础设施。而随着欧债危机的到来,欧洲诸多国家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趋紧,单凭一国之力很难满足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欧盟积极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并于2013年首次对外公布了欧洲800座可对欧洲科技人员开放的科研基础设施的分布图,这些科研基础设施均得到过欧盟及成员国公共财政的资助。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负责的科研基础设施有建在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核反应堆CROCUS、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Blue Gene/Q超级计算机以及P3bio-hazard设施等。这些国际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使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有机会与全球各地领先大学合作并从中受益,在显著扩大该校科研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的同时,也使其突破了自有资源的局限。

3.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作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不仅仅将科技成果转化视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更将其作为拓宽学校财政来源的重要渠道,因而非常重视与企业,特别是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学校安排了一名专职副校长及其团队全权负责学校与国内及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并获得了全球知名企业西门子、雀巢、罗技、默克雪兰诺以及诺基亚等公司的合作项目或资助,如威斯基金(Wyss Foundation)资助了该校生物及科技校区(Biotech Campus)的建设,德国默克雪兰诺集团(Merck Serono)在2007年资助了该校三个“讲席教授”席位等。

(二)通过国际化获取优质人力资本资源

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优质的人力资本资源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由于瑞士人口基数小,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认为只有采取开放的人才政策才能保持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吸引全球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是其一以贯之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1.延揽国际学术人才

在大学的战略性资源中,优秀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教师的学术生产力是大学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要实现卓越,第一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拥有众多的优秀教师,而教师数的历年增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人才汇聚的情况。笔者以2007~2012年为时间窗口,搜集了包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内的200所世界500强高校的教师数并统计其增幅(结果见图4),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此期间的教师数增幅为43.2%,位居前5%。

而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延揽的学术人才中,外籍人员比例显著提升,从2007年的47.7%提高到2012年的56.5%(见图5),这意味着该校2007~2012年新聘学术人员当中有76.9%是外籍教师。由此可见,人才国际化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获取优质教师资源的重要途径。

延聘国际人才不仅能够帮助高校提升教学和科研实力,增强学校的海外学术网络,而且能帮助高校提升国际声誉等。随着全球学术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各国研究型高校对国际师资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国际上吸引并留住顶尖学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高薪全球招聘。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从世界各地延揽英才,为教师提供的薪酬与美国顶尖高校提供的在同一水平,却是法国高校给出的2~3倍。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新聘教师提供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和一流的设施设备等。

(2)引入终身教职轨制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自2002年开始便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了美国式的终身教职轨助理教授岗位(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ship),在赋予新教师充足资源和科研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求他们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并在一定的合同期内晋升为副教授同时获得终身教职,否则需另谋高就。该制度在美国已经实行多年,但在欧洲还很少见。在欧洲,年轻教师更多担任着教授助理的角色,所享有的自主性和能支配的资源有限,职称晋升也存在着论资排辈的桎梏。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校领导看来,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支持并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比将资源集中在少数资深教授身上更有价值。这也是近年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能够成功吸引大量有潜力、有活力的青年科学家的重要原因。

(3)通过管理者及教师的海外学术网络延揽国际人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有很多管理者和教师都有海外求学或工作的经历,他们通过个人学术网络积极为学校进行宣传并延聘国际人才。例如,帕特里克·埃比舍(Patrick Aebischer)校长通过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声誉和广泛的学术网络,为生命科学学院延揽了多位顶尖科学家,包括神经科学家Henry Markram、Martin Vetterli、Demetri Psaltis,这些学者大多在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获得了终身教职。

2.招收优秀国际留学生

大学的办学离不开学生资源,优秀学生资源也是大学竞争力的要素,能否吸引到一流学生直接决定大学声誉的好坏和大学发展的快慢。笔者同样以2007~2012年为时间窗口,搜集了包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内的155所世界500强高校的研究生数并统计其增幅(结果见图6)。其中,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数从2007年的2988人增长为2012年的4110人,增幅达37.6%,超过80%的高校(数据通过各国官方统计网站和高校年度报告查找,所涉及高校分布如下:美国92所、英国34所、澳大利亚14所、瑞典9所、南非2所、瑞士2所、新加坡1所、新西兰1所)。

就研究生的生源结构情况来看,2004~2014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生学历在校生中留学生比例不断增长,其中硕士留学生的比例由24.6%增长到48.6%,而博士留学生的比例则由66.7%增长到80.7%(见图7)。由此可见,大量招收国际留学生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生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顶尖研究型大学大多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视为学校科研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国际优秀学生的争夺非常激烈。由于瑞士人口规模较小,所以大规模招收外国留学生,特别是外国研究生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据调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语国家是当前各国学生最热衷的留学目的国,相较而言,欧洲非英语国家在留学生招生方面并不占优势。

由于瑞士本国学生中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非常有限,瑞士大部分高校将目标瞄准了国际学生,因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不仅要面临来自世界其他顶尖高校的竞争,而且要迎接来自国内其他高校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该校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

(1)英文授课。课程国际化是影响留学生择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吸引优秀的海外研究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一律由国际教师用英文授课,博士项目则实现完全的国际化。

(2)系统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包括住宿条件、餐饮设施等,并建立了集学生学习、住宿为一体的学生学习中心,使校园环境对留学生更具吸引力。

(3)学费政策。有研究表明,学费和奖学金政策是影响留学研究生择校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许多将留学生学费作为收入来源的高校不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近年来降低了国际留学生的学费,使之与本国学生学费保持相同水平,且博士生免费。此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还为已经完成一年学习任务的留学生提供丰厚的财政补助。

(4)成立博士生院(Doctoral Schoo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培养早前一直由各个实验室或研究团队独立负责。为提升博士研究项目的质量,该学校于2003年成立了博士生院,由博士生院院长和各项目主管负责管理。博士生院的设立使近年来该学校的博士学位申请者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稳步上升。

(5)通过合作高校对口招生。有研究表明,与本科生在择校过程中主要受家庭成员影响不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择校主要取决于所在院系教授的推荐或私下与国外教授的交往。为了吸引国外优秀的申请者,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近年来加大了与海外高校的各类交流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招收合作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三)通过国际化提升组织资本资源

组织资本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另一重要基础,高校组织资本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政策制度、组织文化以及形象声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国际化战略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改善了组织文化,而且大大提升了全球知名度。

1.通过国际化提升管理水平

借鉴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大学卓越的管理经验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实现管理水平突破的一大重要战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聘用有国际视野的高层管理团队、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以及借鉴国际上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学管理制度积累了组织资本资源。2000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聘用以Patrick Aebischer校长为首的新领导团队,该领导团队中的大部分人有在美国高校留学或工作多年的经历,如Patrick Aebischer校长本人曾在美国布朗大学任教8年。他们上任之初便决心要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一所区域性的工科学校转变为一所国际知名的工科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一所联邦高校,主要受联邦委员会的领导;该校的管理团队直接由政府任命,而非由教师选举产生。这给予了领导者相当大的自由和权力来实施变革。此外,他们从美国回来,不仅怀着提升学校质量和声誉的强烈使命,而且引入了来自美国顶尖高校的有效管理实践,比如为学校制定战略规划、实施终身教职轨制度、设立博士生院等,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该学校的管理水平。

2.通过国际化革新组织文化

高校选择国际化的动机之一是改善学校的组织文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组织文化革新主要体现在努力融合美式的管理文化和鼓励开放与创新的校园文化方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以欧洲大陆高校的模式建立的,长期浸染的是一种“学院文化”,在较长的历史中实行的是教授讲座制,教授在学院中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和较高的学术权力,但学校效率意识淡薄,充满着陈旧气氛,被外界称为“顽固的精神堡垒”。而近年来,该学校通过一系列变革引入美国式的管理文化,使得自身面貌焕然一新。首先,通过赋予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较大的自由和权力,激活了领导者的抱负与热情,使其从“传统精神的捍卫者”转变为“强有力的变革者”。其次,通过实施终身教职轨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学术系统中植入了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学术文化,对于人才队伍的更新、人才品质的升级和青年人才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再者,通过鼓励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合作以及校企合作,营造了一种合作、共享和创新的研究氛围。最后,通过打造国际化的教学和学生事务管理系统,有效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多元校园文化。

国际化的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为国际化资源在校内外的良性循环流动提供了土壤,当校内师生感受到新的组织文化为大学带来的积极改变时,国际化就会成为组织内部的共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国际化的持续有效推进。

3.通过国际化提升国际声誉

克拉克·克尔认为声誉一旦建立,它就是一所大学独一无二的财富。良好的声誉能够为大学吸引更多的办学资源、更优质的人才与师资;反之,声誉不佳,则会导致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相对匮乏,良好的声誉已被公认为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持久的竞争力与极具潜力的战略性资源。根据声誉理论,信息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换、传播,形成声誉信息流、声誉信息系统及声誉信息网。声誉正是基于这些流动的信息形成的。大学声誉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相关信息认知的结果,大学的相关信息经编码、扩散,最终在人们的思维空间中收敛成一个能够完整代表大学的有较高清晰度的信号。

在过去,由于媒体、地域、语言、学术标准不统一等限制,有关大学的信息难以广泛传播,大学声誉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建立,因而大学声誉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大学排名的出现,公众可以通过各类媒体了解大学的国际排名和表现。高校加强国际化无疑更容易获得国际认同和国际知名度。

组织声誉一般有两种,一类是基于组织质量而形成的声誉,另一类是组织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所形成的声誉。除了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之外,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还通过具体的国际化战略不断提升其全球知名度。

(1)用英文发表论文。高校的声誉主要是学术声誉,而学术声誉的建立离不开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不仅能够证明学校的科研水平,而且能在最大范围内影响受众。

(2)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大学排名。国际性大学排名将高校置于国际比较的框架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以往的声誉,而且会影响其今后的声誉。而声誉会对高校所能获得的资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高校的实力。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领导层深刻认识到国际性大学排名的重要性,因此非常重视排名对声誉的影响,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国际大学排名事务,以应对世界主要的国际性大学排名。此外,由于部分排名将国际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提升国际化程度很容易在这些排名上有较好的表现,如根据THE排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

(3)通过与其他高校形成顶尖高校战略联盟提升声誉。高校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互相结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目的的运作过程。战略联盟不仅是大学之间交流合作、共享资源的平台,而且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社会声誉的符号化象征。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与丹麦技术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建欧洲顶尖科技大学联盟(Euro Tech),以及与欧洲其他11所高校共建CLUSTER联盟,不仅实现了办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而且提升了自身在全球的知名度。因为这些联盟有着严格的遴选条件和标准,只有具有发展共识的精英大学才可以加入,具有较高的学术标准和组织声誉,是国际上最高水平精英大学的荣誉性的符号象征。

四、结论与启示

过去高校对人才、经费、声誉等资源的竞争主要在一国内部展开,但随着教育服务的全球化、国际劳务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排名的出现,研究型大学要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需要考虑国际的资源和机会,因而必须将国际化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手段。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短缺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发展的瓶颈。深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化办学,不仅有益于高校积累大量的战略性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办学实力,而且能为其赢得世界范围的良好声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正是通过不断推进和加强国际化,以国际化人才战略为核心、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为途径,会聚了全球杰出人才,获取了充裕的办学资源并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声誉,最终实现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在于,该校的国际化战略十分务实,每一条措施都针对特定的问题,具有清晰的行动目标,成效可以被评估和检验,并显著地反映在国际排名上。当前,中国正在启动“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对于如何在内涵式发展的思路和框架下有效提升自身的国际声誉和地位,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能为中国研究型大学提供三点启示。

首先,我国研究型大学需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自身在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方面的优势、短板、机会和威胁,尤其是已有资源优势的可能威胁以及弥补当前资源短板的可能机会。其次,学校管理决策层必须头脑清醒,将学校制定的国际化战略作为应对资源威胁和补足资源短板的针对性措施,而非盲目跟风甚至全面撒网。最后,国际化战略应具体而有效,这意味着每一条国际化措施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行动方案以及成果的定期评估和战略调整。(2017年第1期 江小华,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3级博士生;张蕾,高等教育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数据分析师。)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