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他山之石    正文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何促进本科生科研
作者:高桂娟 陈乐 来源:高教发展与评估 发布时间:2020-10-02 阅读次数: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美国大学更是其中之翘楚。依据美国博耶委员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后》,美国所有研究型大学都为本科生提供了有导师指导的科研机会或创新活动,只是在不同院校,学生参与度有所区别。大约15%的大学走在前列,这些大学的本科生要么全都参与了科研,要么大多数(占总学生数的75%)参与了科研。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以下简称伯克利)在促进本科生科研方面成效显著。有资料显示,伯克利参与科研的本科生人数高于全美平均数的两倍,伯克利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数量比全美任何其他大学都要多。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成功经验,为促进中国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组织先行,为本科生科研奠定基础

伯克利一直有着支持本科生科研的传统,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些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主要依靠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进行联系。在20世纪90年代,伯克利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对本科生科研进行资助,但工作分散,尚无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体系。1997年,伯克利正式成立“本科生科研及奖助办公室”(OURS),负责对全校本科生科研进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1998年美国博耶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提出了10条改革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呼吁大学为学生提供科研体验,培养其科研能力。报告的发表在全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国研究型大学增加了本科生科研的机会,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此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逐渐投入更大的金额资助本科生科研。伯克利得到了加州政府、加州大学系统、哈斯基金会、罗斯·希尔基金会等机构的资金资助,这些资助给伯克利本科生科研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机构职能得到加强和拓展。

OURS为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中心,其使命是致力于本科生全力投入学校科研活动,增进本科生与教师的科研合作,提高学生校园生活与学习满意度。其具体职责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为本科生及教师提供科研的综合服务及全方位管理,包括提供项目信息、项目申请管理、资格审核、成果发表等。(2)进一步推进学校已有的科研活动和项目。(3)为拓展本科生科研机会开发必要的资源和资金。(4)对项目的直接管理,包括“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哈斯学者计划”“夏季本科生科研奖学金计划”以及“朱迪思·李·斯特罗纳克学士奖”等。(5)主办2本出版本科生科研成果的期刊。一本是人文社科类的《伯克利本科生期刊》,另一本是自然科学类的《伯克利科学》。(6)为本科生申请全国竞争性奖学金提供支持,同时维护在线申请网站。

由以上可知,在外力与内力联合作用下,伯克利逐渐形成了定位清晰、功能完备的本科生科研组织机构,为本科生咨询、申请、参与项目、成果发表等科研全过程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为学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生科研在中国起步较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中国教育部于2007年在全国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相关项目,但迄今为止并未进行配套的组织与制度建设,且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目前多数高校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事宜主要由学校教务处主管,加上中国高校内部组织已有的痼疾,如机构林立且运行不畅、学科壁垒森严等,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以及项目所属学科门类的繁复,这种以项目推进本科生科研的形式难以真正落实,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譬如,在学校层面,组织管理分散凌乱,信息发布不及时,内部沟通不顺畅。在学生层面,科研项目和课程学习割裂,项目申请程序过于繁琐,耗时耗力,效率低下,难以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全过程提供有效保障,乃至消减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借鉴伯克利分校的经验,针对中国实际状况,促进本科生科研的举措分两个方面:一是在校外,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相关力量(专业团体、行业组织等),成立全国性以及地区性本科生科研支持机构,为本科生科研提供项目、经费、信息、培训等;二是在校内专门成立本科生科研中心或办公室,作为保障本科生科研的中枢机构,将零散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经费、信息集中组织和协调,统筹管理全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并建立健全教师与学生合作科研的相关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以协调、指导、服务、评价和奖励本科生科研活动。

二、构建体系,为本科生科研提供保障

从1997年OURS建立开始,伯克利本科生科研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围绕本科生科研活动全过程精心设计并运作每一环节,逐渐形成了“指导组织、激励措施、科研团队、资金支持、科研项目、发表平台”等六大模块的本科生科研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各模块功能独立,相互之间紧密相联,互为支撑。由OURS组织实施,本科生与教师密切合作,遵循“组织科研活动,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组建科研团队,提供经费保障,开展科研项目并发表科研成果”的运作流程。组成科研团队,以项目为平台进行科研活动,是目前本科生科研的普遍经验。但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亮点在于,学校不遗余力开发项目,为本科生科研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平台,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同时注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了本科生广泛参与科研。

伯克利本科生科研项目共有四大板块,包括“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哈斯学者计划”、“夏季本科生科研计划”“朱迪思·李·斯特罗纳克学士奖”以及400多个校外奖学金项目。这四大板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别,为全校各类学生提供科研机会,伯克利本科生科研项目分类如表1所示。

项目虽然多,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并非所有本科生都能参与科研项目,申请者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不同类型的项目所要求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本科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申请一个合适的项目,伯克利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标准如表2所示。

伯克利本科生科研保障体系做到了善始善终,即不仅注重过程,也保证结果,为此搭建了本科生科研成果发表平台,通过科研成果的展示,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发现、与他人进行交流乃至辩论的机会。伯克利专门创立了十余种期刊为本科生提供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而且每年提供15000美元为学生论文的发表提供版面费支持。此外,学校还为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提供旅费支持,并组织学术讨论会,促进学术的交流。

毋庸置疑,科研活动与产出都需要高投入作为支撑,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科研与创新活动难以为继。同样,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展示不仅仅是评价科研绩效的手段,而且也是对科研活动进行激励的有效手段。虽然中国教育部在推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资金投入力度很大,但相对于本科生的数量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大学还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有创意的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由于基金资助的名额有限,只有极少数优秀的本科生能够获得资助。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动力缺乏、热情不高。

中国要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需要落实,需要激励政策资金投入。首先,增加投入,这已成为中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继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除在国家层面继续完善教育部推行的大学生科研相关项目的资助之外,大学应主动将本科生科研作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为本科生科研筹措资源,打开思路。有待推广普及的策略是拓展以项目为依托的资助,包括拨给教师项目配套经费,以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项目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学校还可以通过增设专项资金、设立校内特色项目等措施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机会。可以在校内划拨经费资助本科生科研,还可在校企合作中借助企业的力量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和资助,借助校友资源或社会基金为学生开发专项科研奖学金也不失为可行之策。

在加大有形的物质与资金投入的同时,高校还可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激励教师与学生联合进行科研活动。借鉴伯克利的经验,可从四个方面切入:一是将大学生科研与学生奖学金评定、评优相联系,与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评优相联系,为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提供职位晋升的加分政策;二是将大学生学习管理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教学制度设计,如,将科研活动计入学分,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是为学生提供科研成果展示的机会,包括创办专门发表本科生科研成果的期刊,组织本科生科研成果报告会等;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校内、校际之间的学生学术交流,乃至国内、国际之间的学生学术交流。

三、锁定目标,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本科生为什么要做科研?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导致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同。在中国,本科生科研更多地是和参赛以及获奖联系在一起的,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却有着明确的目标与定位,那就是:“本科生科研是在任何学科范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为学科知识的发展而进行的探究、发现和创造性活动。”

这段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本科生科研的目标定位,即本科生科研是大学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它既不脱离学科,也不脱离教师,但其核心是通过研究活动(探究、发现、创造)来发展知识。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特别强调了这一目标,并充分肯定了本科生科研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伯克利开明宗义,向本校学生宣告:科研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科研有助于追随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以全新的方式挑战自我。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其独到的问题与方法,作为研究者,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寻求答案,你的研究问题可以是任何一个学科: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科学与技术等。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可以近距离地受到良师益友的熏陶,自主进行的项目研究能产出由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而来的优秀成果,并可能作出真正的知识贡献。伯克利不仅如此宣告,而且切实采取行动。

本科生科研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教师与学生协同进行。为此,伯克利采取“软性”与“硬性”两种手段,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激励。针对学生,一方面从“软性”措施入手,通过课堂讲授、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形式让本科生认识到参与科研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有机会与顶级科学家共同钻研前沿问题,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和学术生涯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硬性”措施入手,将科研课程作为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部分,每个本科生均需选修24个学分的科研课程,从而推动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此外,学校对参与科研的本科生提供1000—12000美元不等的经费支持,极大地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热情。针对教师而言,“软性”措施是通过同行的经验分享,让教师了解到在指导本科生科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能不断激发教师的灵感,给他们的科研带来新的思路。“硬性”措施是将“指导本科生科研”作为教师晋升评估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此外,指导本科生科研的教师更有机会获得全校最杰出的教学成就奖。

伯克利本科生科研项目注重学科分布的广泛性和均衡性。伯克利校内设置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分布在46个大大小小的本科生科研计划中,其中人文学科的研究计划有20个,STEM学科(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科研计划26个。这些科研计划基本覆盖了全校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学科专业,真正体现了学生可以追随自己的兴趣,探究任何学科领域的问题,形成不同学科的研究项目。例如,2014—2015学年,伯克利校内本科生科研项目共计370个,涵盖了艺术与人文、生物与健康科学、教育、认知与心理学、工程、设计与技术、环境问题、物理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伯克利在遴选与确定本科生科研项目时,注意问题意识和学生兴趣,并及时把握时代的脉动,在社会大背景下扩展学生的研究机会。例如,2004年创立了“中东研究中心”和“人权中心学生奖学金计划”;2005年创立了“种族和性别研究中心”;2006年,为纪念对社会公益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记者朱迪思·李·斯特罗纳克,伯克利设立了朱迪思·李·斯特罗纳克学士奖,为那些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研究的本科生提供研究资助;2008年创立了“右翼研究中心”;2011年创立了“国际研究所”。

上述种种努力得到了巨大回报,最重要的莫过于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的成效。伯克利每年约有119名本科生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150名本科生受邀参加地区性的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此外,学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参加过哈斯学者计划的学生中有很多日后都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领导者。

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上述经验与成效有助于中国大学深化对本科生科研的认识,即本科生科研最终还是要还原于大学本科教育自身。发展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人才,不仅是大学的天职,而且二者不可分割,互为支撑,即教学不脱离科研活动,而科研促进教学,并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两者的联系具体体现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作为原则,早在洪堡的柏林大学时期就得到强调,并被西方的大学所遵循。在中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虽然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大学却处于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状态,乃至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所谓“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的分类。“研究型大学”偏重的是教师科研发展,忽视本科生教学,“要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成了一种不得不为之的“硬性任务”。这种情形下,本科生科研难以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中国的大学生科研,如果仅仅来自教育部的政策与资金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往往流于表面或形式。中国要推进大学生科研,还需要依靠大学自身的制度创新,跳出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桎梏。

一方面,在教师发展制度的设计上,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实力与水平。与此同时,激励教师将一流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处于知识发展的前沿,确保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的教学才可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的教学也才能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向科研之路。并且在师生共同生机勃发的教学活动中才可能激发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师的科研发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把学生作为科研“共同体”,从根本上变革“学年式”的学分制,以此为切入点,改造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填鸭式”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辅之以本科生科研的奖励制度,从而保证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有条件直接参与到教师的前沿科研中或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之中。(2015年9月 高桂娟,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陈乐,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