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危与机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速度加快。在世界竞争格局重塑的进程中,创新始终是最具革命性的内生变量和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在开展引领性创新、迈向世界科技前沿上责无旁贷。
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上,我们要结合大局大势进一步明晰高校在引领性创新中的使命与愿景。一要回答好时代之问。时代风云变幻、世纪疫情肆虐、世界动荡变革,如何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强大优势,通过引领性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时代命题。二要回答好中国之问。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要加快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勇立潮头、乘势而上,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自觉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要回答好人民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前沿科技创新的支撑。四要回答好世界之问。高水平大学始终肩负解决全球面临共同挑战的历史使命。高校要有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有敢为天下先的使命担当,有开创引领性创新的气魄定力,成为科技前沿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国高校主动运用后发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式超越。高校要在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路中,突出“走在前列”的标准,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
心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中坚定走向创新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走向前沿的道路必然是独特的、引领的,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进程密不可分。中国正在探索人类历史上最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问题本身就具有先发性和独创性。因此,解决中国问题与解决世界问题在高水平层面是辩证统一的。高校科研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服务国家战略,构建以国家战略科技平台为牵引、以学科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学术组织为主干、以高能级地方合作平台为拓展的新型创新组织架构,以实实在在的贡献提升创新能级和办学地位。具体而言,服务国家战略既包括从国家急需的现实应用问题中凝练方向、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也包括通过自由探索整体提升国家科研水平、夯实科技创新的战略储备。
一方面,高校要面向现实需求,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针对“卡脖子”问题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问题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自由探索的学术研究往往也是在服务国家中展现价值、取得突破,进而得到国家的认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的。两个方面殊途同归,都是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凝练重大方向、转变科研范式、创新组织模式、锻炼骨干队伍、加快战略迭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在高水平服务国家需要的过程中,催生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奋力“走在前列”,在强化基础研究中实现创新引领
基础研究是追求新知识、构建新体系、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揭示新规律的重中之重,既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路径与方法。一流大学建设要走在前列,必须在基础学科上产生全球影响,用基础研究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在世界文明演进和科技革命中占据先行地位,把科技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创新的瓶颈和短板,如一些研究者习惯于跟踪国外主流方向而发表一些验证性论文,有的研究领域则被认为“无应用价值”而在资源分配中靠边站,有些风险性探索被传统的管理和考核方式管住,更有许多研究成果难以持续形成转化链等,都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予以解决。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要提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周期往往较长,重大成果通常需要科学家坚持数年乃至数十年专注某一课题才能获得。因此,迫切需要高校配套长周期的支持体系,营造“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学术氛围。二是强化基础研究,要完善评价体系。科研评价是基础研究创新活动的风向标,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也能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发展信息。高校要制定符合基础研究学科特点的评价考核制度,处理好基础研究的成果价值与外显指标,支持更多“从0到1”原创性成果。三是强化基础研究,要协同应用牵引。一手抓基础学科补强短板,一手抓未来学科重点布局,跨越学科发展的“卡夫丁峡谷”,形成基础与应用统筹兼顾、相生相长的良好生态。
坚持高原筑峰,在推动学科交叉中实现创新突破
交叉研究是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始创新的关键领域,是高校树立特色、实现赶超、引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发展的新源泉、增长极。当前,学科交叉在问题发掘、团队组建、同行评议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现实难题,容易陷入学科各管一块、团队独立封闭、成果无处发表、项目难以评议等困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叉创新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坚持高原筑峰,在推动学科交叉中实现创新突破。
一是以平台为交叉提供载体,构建学术特区和问题导向的大平台,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方式。这些平台在对原有学科深耕细作的基础上,找到与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相互作用培育出新的学术增长点;以学科重组产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建立各学科群有机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掌握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生态等领域融合创新的主动权。如浙江大学启动实施了“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打造交叉研究创新高地,促进学科会聚造峰和跨领域融合创新。二是以任务为交叉提供导向,通过科学牵引和重大任务导向激励科研人员从事交叉科学研究,引导人才队伍实质性融合,促进跨学科资源及成果共享,鼓励自下而上自然成长的交叉学科研究,建设自由、包容、合作的文化。三是以改革为交叉提供政策,要从根本上破除学科划分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打造一套交叉、开放和共享的学科运行机制,建立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要完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不仅以有没有交叉来评价,还要以科学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来评判,为交叉学科项目创造更为公正和科学的评价环境。
优化支撑环境,在建强科研体系中激活创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从科研规律看,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还是攻坚克难的技术开发,都属于困难重重、复杂缜密的脑力劳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高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服务保障创新事业,为真正走向世界前沿提供“道、器、人”三大有力支撑。
道,引领创新方向。“引领”就是要闯出一条领跑的新路,成为重大创新的策源地,其中方向判断是基础和前提。科研的“道”在于思考如何始终走在最前沿,要坚持追求真理、突破前沿的学术理念,也要坚持服务国家、贡献人民的家国情怀。首先,党领导下的大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对学术提出了方向性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旗帜鲜明抓好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围绕“四个面向”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科研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先进性在前沿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重大科技成果中得到充分彰显。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与国际前沿对标,克服对既有道路、基础、模式的过分依赖,培养全局眼光、“非对称”赶超意识和引领性思维,面向未来谋划非热点、非共识、非主流研究,以更大的想象力、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格局,从全球、国家和时代的需要中寻找新方向、感知新问题、谋划新布局。最后,要在扎根中国大地中寻找创新方向。创新并不仅意味着在实验室寻求突破,许多创新项目的最初灵感和动力,来自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来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呼吸共脉搏,才能取得更大成就。
器,提升创新能级。正如望远镜的发明开启了天文学大门,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带来了现代生物学的革命,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极大地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随着科学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等方向不断演进,前沿探索越来越需要先进的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支撑。其中,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代表国家意志、体现国家创新能力的平台体系,是引领我国前沿科技创新的强大平台支撑。科学仪器设备也愈发成为重大理论发现和科学突破的关键一环。蛟龙、天宫、天眼、悟空、墨子等“国之重器”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可以预见,未来重大科技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将日益成为引领性创新的根基所在。
人,激活创新主体。“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引领性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来实现。从当下看,要引育高层次人才,针对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精准施策,持续扩大科研自主权,增强科研担当,提升其服务国家需求、解决国家问题的能力,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规划者、国家科技难题的解答者、国家科技发展的引领者。从长远看,要培养好青年人才,打造言传身教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提升青年人才的政治素养、德性格局、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从根本看,要打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持续培养造就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思维,长期稳定投身基础研究和创新创造的未来人才。要不断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通过加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等育人模式,加强对青年学生扎实的能力训练和多元的成长助推,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创新的机遇前所未有,责任也前所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高远使命的引领下,我国一流大学群体一定能探索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走向科技前沿中自立于世界高校之林,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加坚实的力量。
(2022年第20期 作者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