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大家论坛    正文
袁自煌: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的三重维度
作者:袁自煌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0-11-16 阅读次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爱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实践指南。文件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切实有效地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是全体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立足“为何爱”,把讲清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作为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对每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思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课题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根基、文化渊源和时代特质等角度把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讲清楚。

首先,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理论根基。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国家同阶级和私有制一样,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和国家观念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从土地、人民、政权这三个基本要素来看,国家是一个民族、全体人民共同生活的物理空间,是物质家园,也是精神家园、文化家园,是世代子孙永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共同场域。国家与国民之间具有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辩证共生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民族才会昌盛。此外,爱国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和关切全人类的共同福祉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实理论根基,为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供给和科学的方法指引。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出发,把国与家、国与民、国与国的互促共生关系讲清楚,把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理论逻辑讲清楚,引导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其次,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文化渊源。爱国主义是绵延不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从个人道德角度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怒发冲冠凭栏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将个人理想同民族兴旺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国家治理层面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代明君贤士都将贵民重民的思想置于为政方略的首要地位。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思想,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思想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这种爱国文化传统奠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要引导青年科学掌握、正确理解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和关键,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再次,引导新时代青年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质。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域性”,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外化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爱国主义随着中华民族的不同境遇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抗侵略,救国于危难之时;解放战争时期,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推翻“三座大山”,救民于水火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初,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要求。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主题结合、与时代特征贴合、与时代变革契合,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形成具有时代特质的理性爱国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自觉践行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实现爱国主义从情感到意志再到行动的有效转化,真正提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具时代价值。

聚焦“爱什么”,把阐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高度统一作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体现出高度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逻辑主线蕴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中,充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实践中。

首先,从历史的纵深来看,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奋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荡气回肠的史诗,但终究还是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成立后,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顽强拼搏,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要从历史的发展脉络入手,把中国共产党弘扬、践行爱国主义的生动实践讲清讲明,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逻辑统一性讲深讲透,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真正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唤醒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复兴伟力。

其次,从现实的维度来看,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准确判断疫情形势,及时部署各项工作,采取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疫情暴发之初,党中央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高度共识。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有力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追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场斗争中,冲锋在前、模范带头的广大党员干部,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白衣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解放军,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广大人民群众,合力奏响了一曲爱国主义激扬赞歌,汇聚起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伟力。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的抗疫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使爱国主义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和升华。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要用好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爱国主义鲜活教材,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把握人民至上的思想内涵,正确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而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探索“怎样爱”,把引导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作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在培养爱国之情和砥砺强国之志的基础上,最终外化于实践报国之行。由抽象的爱国情怀转化为自觉的爱国实践,需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新时代青年的工作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造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引导青年以一生的真情投入和拼搏奉献去践行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首先,教育青年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打好“思想战”,为实践报国之行举旗定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教育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要确保新时代青年不为那些“暗流涌动”所干扰,就要引导青年人把厚植于心的家国情怀转化为爱国报国的远大理想,为青春培基、为人生定向。要教育引导青年锤炼顽强意志,为精神锻造淬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像锻造精钢一样锤炼青年人顽强的意志,把爱国精神铸成强大的精神“内核”。要多引导和鼓励他们主动接受多方面的“捶打”和“淬炼”,教会他们辩证地看待挫折与失败,向挫折要成长、向失败要成功。

其次,教育青年做伟大梦想的忠实践行者,打好“准备战”,为实践报国之行积蓄力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作为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时代新人,要把自身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一是要练就过硬本领,为报国积蓄充足能量。青年人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敢下“真功夫”,不耍“花架子”,在实践中求真知,在真做真为中学真本领,扎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动实践中。二是要掌握科学方法,为人生定准航线。科学的方法是远航巨轮的航海图,有了科学正确的“航线”,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开“冰山”“暗礁”。青年要善于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不断增强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育青年做千秋伟业的扎实奋斗者,打好“行动战”,在实践报国之行中砥砺奋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描绘新时代美好蓝图,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新时代青年要拓宽眼界视野,不断延伸思考问题的深度,持续拓展可支配资源的广度。人类命运与共,世界互联互通。新时代青年要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在“潮头”,胸怀天下,为完成强国使命持续扎实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青年要切实以坐不得、慢不得、等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干事创业,要实干、能干、善干,用实践创造成果,用耕耘创造辉煌,用扎实奋斗推动新时代车轮滚滚向前。(2020年第12期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